坐而讀不如起而行 華南國小
【記者劉盈瑞/雲林電訪報導】
雲林古坑鄉的華南國小,自去年起開辦一連串和社區合作的課程,是古坑鄉唯一一間開辦戶外課程的學校,與校外環境結合的學習方式提供普通課本無法達到的效果,大幅提升學生在環境敏感度〈註一〉、行動經驗和技能方面的學習。
在課程開始前,學校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前測,於課程後再做一次測驗,發現在環境敏感度、行動經驗與行動技能方面,數值都比原先高出許多。此現象證明實際的親身教育,對於學生在獲得知識與技能上的幫助,是不容忽視的。主導戶外課程策劃的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說:「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拉近與土地的距離,彌補教室不足的元素,增加見識的深度及廣度。」課程鼓勵學生親自挖掘社區問題,再進一步尋找解決方法,注重自身經驗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多元的思考。
學生認真地訪問咖啡達人,互動氣氛活潑。
圖片來源/廖啟超提供
一群四到六年級的小學生排排坐在咖啡達人的面前,正襟危坐地訪問受訪者如何變成咖啡專家。探訪社區達人的成功祕訣是課程的一部份,它結合了社區營造的資料庫收集,由老師從旁輔助,小小記者開始幫社區人才資料建檔。華山社區協會執行秘書廖啟超表示:「社區營造首重資源調查,透過學生進行當地人才資源的訪查,一則可以培養人際溝通的技巧,再則可向社區達人學習成功的技巧和處事的態度。」受訪者偏向和在地的咖啡產業有關,目的在讓學生從小就了解關於在地發展的特色。
學生藉由親身經驗的學習方式,開始能以不一樣的觀點,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多樣的特色,為社區尋找新的特點。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可以為社區貢獻一份心力,也讓他們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資源。此外,當社區產業或環境出現問題時,了解社區的學生才能夠明瞭和認同這些困境,而再進一步地關心社區發展。儘管國小學生能做到的事情有限,但是從小培養的土地認同與訓練出來的技能和經驗,在長久的影響下,未來都可以為當地帶來無可限量的幫助。
學生探討社區的面向極廣,包括:自然環境、社區問題、醫療及學習等,讓小朋友與社區達到互助共生的良善循環,並培養未來的主人翁帶動古坑鄉向外發展的一股新能量。身為外地來的學校老師謝宜峻說:「認識家鄉當地的各行各業,了解家鄉有貢獻的達人,讓孩子認同家鄉文化,也讓我這個異鄉人重新體會本地的文化與產業。」結合社區特色的戶外教學方式不僅對學生有影響,也讓老師對在地產生認同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