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恐怖 延續自白色恐怖的基隆政治逆轉劇

文字-A A +A

 

文/宋瑞文

1994年,民進黨籍的基隆市議員陳德生,疑似因為擋人財路,被人刺殺斃命。影響所及,即便事隔十餘年,在一次市民發動的罷免市長行動裡,成員仍擔憂身家安全。

*圖說:基隆議員陳德生遭人刺殺身亡,是台灣民代遇刺著名案件之一。(來源:大紀元)

另一方面,三十年後的現在,基隆市民如果想「當議員」,不一定要參選,不管是想提案或審預算,已有進步議員幫忙實現。基隆市民的民主,是怎麼進步到今天這個程度?話要從頭說起。

2006年9月,當時的國民黨籍基隆市長許財利,因貪污在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國民黨儘管想切割發動罷免,但許財利發動里長區長反抗。一個大黨管不動,基隆市民只有展開行動。

同年,基隆的市民政治團體「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準備罷免,但消息傳開後不久,馬上就有一群有力人士出面施壓,「開始經驗到許財利經營地方的深厚基礎。」

發動罷免的這些市民,不少人已有社會運動或參選的基礎,但面對強力打壓,有的人開始焦慮,甚至想要退出。

「靠許財利吃穿的人這麼多,不用等他開口,人家自動就找上門來。」「他們可以躲在樓梯間蓋布袋、斷你腳筋。」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因為以前就有人送命過。

「1994年9月民進黨籍的基隆市議員陳德生,號稱基隆議會五虎將之一,在住處被殺手刺殺斃命,震驚了所有基隆市民。地方上都知道,因為他在議會的強力質詢,已經『擋人財路』。」

參與罷免的市民之一王醒之,把這次罷免行動的始末,都紀錄在他2014年完成的博士論文裡;「這種對身家性命的威脅,延續自白色恐怖時期,就算已經過往二十年,仍不斷使人對政治/政權卻步。

*圖說:王醒之疑似因為保護遭人傾倒廢棄物的翠湖而被攻擊。(來源:中國時報)

嚴格來說,影響還不只二十年。2017年,王醒之疑似因為保護基隆翠湖,同樣擋人財路,遭受不明人士圍毆(見上圖報導)。

 

引領市民共享權力

時光流逝,以往從政還要擔憂身家安全的基隆政治;發展到今天,一個市民都能在有心議員的協助下,讓自己的意見在議會裡得到各種發揮。

你們選的議員裡,有哪一位投票選議長時,問過市民的意見?」2018年王醒之參選市議員,對台下的群眾說,如果他當選,投議長票時會回頭開座談會,徵詢市民的意見。

這只是王醒之引領市民分享議員權力的開始,在他當選議員後,還有各式各樣的,敦請市民使用議員權力的方式。

市議員在議會可以提案跟審預算,王醒之團隊分別開班,由現任議員親自教學,收集市民發想的提案與對預算的意見,帶到議會執行。即便是在選立委的忙碌行程中,王醒之仍持續進行這項工作。

*圖說:王醒之團隊開設的決算共讀班網宣。(來源:王醒之選立委)

難以想像的"基隆第一"

王醒之:「跟市民一起看基隆市審計室報告,可以讓大家短時間瞭解基隆市政問題與施政的成效。」參與的市民們從中認識到,基隆市獨居或老人照顧老人的家戶比例,以及自殺粗死亡率,在近年都是全國第一。

除了獨居與自殺,基隆還有各種讓人難以想像的第一。王醒之的論文提到,基隆市在失業率、離婚率、中輟率、吸毒率、痛苦指數、房貸違約率等等,都是榜首常客。

儘管現況艱難,但「重點是攜手。」王醒之在印給市民的工作報告裡強調,需要和更多市民作夥,療癒基隆的痛楚。

*圖說:王醒之團隊鼓勵老人交換專長,服務彼此,因此葉素貞奶奶教大家做泡菜。(來源:今日新聞)

在問政報告裡,王醒之團隊和市民,為基隆老人裝了235支扶手;和市民,在水源地種植2000株原生種樹苗,現已蔚然成林;研究預算,每年減少公車虧損700萬,邀市民一起看。34頁的工作報告(按我線上閱讀),處處想讓市民看到——另一種政治工作的方法。

*圖說:王醒之任職議員期間,給市民都問政報告紙本,圖文並茂共34頁。

「即便想投別人,也希望可以看一下他的工作報告(上圖)。」一位為王醒之助選的志工,不說拜託拜託(下圖),一心尋找更多的同夥,療癒基隆。


 

*系列報導:

1. 別人因論文退選 他靠50萬字論文吸引志工助選

2. 性、外包、維士比山——基隆工人30年的敗部復活戰

3. 他靠山護海爭取66%國內觀光市場 憑無本生意吸引國際目光
 

*本文引用論文段落皆出自:王醒之論文「回歸政治—解放政治心理學的實踐」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29

hon

加入時間: 2007.05.29
265則報導
3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血色恐怖 延續自白色恐怖的基隆政治逆轉劇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850篇報導,共13,1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850篇報導

13,1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