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在的市場-人情味滿滿的傳統市場onTV

嵌入:
文字-A A +A

現在各大通入(銷入)都是彼此的競爭者,不管是一般傳統市場、大賣場、線上網路購物等等,民眾們購買的選擇現今是非常的多樣化,經調查發現大眾會根據購買的屬性來選擇購買的地點。

 

買菜民眾表示:「較習慣市場的菜,它量大又新鮮,我比較喜歡它(市場)。至於賣場的東西,我真的是買日用品比較偏多,所以比較不會買食物。」

 

一般大賣場的興起使傳統市場的人潮不如以往,但一大早我們來到桃園的南門公有市場,還是能看到滿大街早起來購物的民眾,(南門公有市場已有50多年的歷史,是許多附近民眾賴以為生的工作地。

 

已於南門市場經營20年的豬肉攤販表示:「現在這個傳統市場,有的年輕人都不喜歡來,他都喜歡到大賣場,我們這邊生意就影響了,大賣場有冷氣吹有東西吃,去逛一天也不會熱到,我們這種傳統(市場)都是老年人較常來,年輕人都很少來這裡。」

 

許多民眾表示,因為對於外食的隱憂,比起買外食更願意自己在家烹煮一餐,從買菜到料理為自己的飲食做更進一步的把關。

 

買菜民眾表示:「這邊(市場)新鮮啊,而且看的到食材,沒有經過水洗。外面(餐廳)不知道加什麼,時間也不知道過不過期,因為這些都是人為可以作業的。」

 

傳統市場除了承載著滿滿的人情味,也承載著許多的家庭,歷史多年的南門市場裡,有許多老店已傳承至二代子孫來經營,許多店家攤販都表示,傳承經營的部分還是會看後輩的興趣,並不強求,極為支持孩子未來從事自身有興趣的工作。

 

自1960年已經營60年的老店〈新家香〉第二代老闆娘表示:「傳承的部分,可能也是必須看他自己本身,因為他的興趣不在這邊,講真的強求也是沒有用,其實我們當初也是,因為這畢竟是老店,已經打好基礎了,所以我們也是回來接店這樣子,那以後也是看自己小朋友的想法。」

 

無論是一般的大賣場,還是傳統民間的菜市場,都有各自不同屬性的消費民眾。

傳統市場中不同的攤販所瀰漫的溫暖,是一般大賣場所無法感受到的人情溫度,讓消費者與店家有著如同朋友般熟悉的味道,沒有利益滿滿的銷售手段,充斥著的人情味與溫暖,是我們台灣極為珍貴又溫馨的民間文化。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3.07.31

林儂婕

加入時間: 2023.07.31
4則報導
4則影音
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37

藝起來Try拍 麻豆總爺藝文中心的文化

2023-09-02
瀏覽:
19,909
推:
12
回應:
0
3:56

歷經30年的重創,塑化劑事件帶給木屐產業的希望

2023-08-23
瀏覽:
19,263
推:
45
回應:
0
4:13

浪你有愛的家-徐園長護生園努力不懈的愛

2023-08-16
瀏覽:
19,699
推:
71
回應:
0

好食在的市場-人情味滿滿的傳統市場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