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BRT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對交通的影響
在2014年時,當時的市長胡志強在年中宣布開始營運,
但自從台中BRT開始實施後,產生諸多問題,
屢傳車禍以及民眾的反對浪潮,
援以上諸多現象,政府決定將BRT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
讓人不經好奇,優化公車專用道是否有改善BRT的問題,
是否有達到政府設立時的預期,
以及專用道會對社會以及人民的生活有何種影響?
BRT為何會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
設備都還未完整健全就倉促通車,引來諸多民怨,
隔年林佳龍市長上任後宣布於2015年7月正式廢止BRT,
原專用道改稱「優化公車專用道」。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BRT當時營運實際情況
1、沒有獨立式的專用路權。
2、沒有絕對優先號誌。
3、行控中心無法通話。
(二)BRT造成影響
1、BRT站體常常影響視線。
2、車流量堵塞。
3、肇事率明顯升高。
4、花費龐大。
那何謂優化公車專用道?
台中市政府將BRT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
主打能提供更有效率、方便、舒適的大眾運輸服務,
自105年7月8日起推動臺灣大道優化公車專用道,
特色如下:班次加倍、中區增站、海線直達、車上刷卡。
但政府有徹底解決BRT時期的問題嗎?
民眾怨聲連連的交通問題,
以目前民意來看,民眾對BRT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接受度是高的,
可知政府從BRT改為優化公車專用道是符合多數民意的,
只是制度上尚可改進,
例如路線上的規劃,要如何降低車流量阻塞。
台灣大道是位於台中的交通要道,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目前大家對優化公車專用道的接受度是高的,
也反應出政府當初決定的此政策是有收到民眾接受的,
但同時當然仍存在問題,
希望政府能傾聽民意,積極改善問題,
希望台中市政府能將優化公車專用道的制度實施完善,
如此一來,才有助於台中成為更好的大都市。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