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山秀氣 森林公園與社大地方學的發展

2023/07/30 12:43
3,768次瀏覽 ・ 5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台北市最南端的文山區有3/4的丘陵地
      在都市叢林裡以文山秀氣為名
      相對的綠地比例較高
      111年開放使用的文山森林公園
      原為草木雜生的耙型山坡地墓葬區
      為提供居民運動休憩環境
      順應自然地形整建森林公園

      照片

      以透水碎石及土路設計
      並於高差路段棧道銜接
      從生態工法中提供居民與環境間的友善連結
      在文山社區大學與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的努力下
      以步道維繫邀集志工推動公民集體參與

      照片

      來到文山公園
      以出土的巴圖石器為造型立紀念碑
      2006年在文山社大努力下
      邀請學者教授鑑定疑為當地掘出的多枚石器
      辨識出屬十五份遺址的網墜與巴圖石器
      而鄰近公園的賴氏萬壽塔
      由大稻埕賴氏於1940年所興建
      具沖繩葬式特色與民族文化的價值
      成了民族學墓葬研究的歷史建築

      照片

      文山森林公園不僅能觀察到生態工法
      周邊歷史建物與遺址更見證了
      地方上不同族群發展的故事
      結合生態步道的維繫活動
      推動地方公民參與
      成了落實文山學最好的舞台

      照片

      公民記者許譽騰 台北區文山採訪報導

      文山森林公園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4:18

      文山的故事 Try拍台北場

      許家睿
      6,041 0 46
      ▶︎ 05:46
      ▶︎ 05:33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