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蒙古包看見都市的居住需求

文字-A A +A

每當身處市郊,只要從半山腰處往下俯瞰,便能看見烏蘭巴托市中心被山巒環抱的壯闊景致,若細看更能發現高樓大廈被平房、蒙古包環繞的樣貌。建築高度落差給人一種交錯紛雜,又略顯突兀的感受,朝著天際攀援而上的現代大樓與象徵游牧民族傳統的蒙古包比鄰而居,似乎也象徵著烏蘭巴托這座快速興起的都市裡,隨處可見的貧富差距。

在發展中國家,少數都市急遽擴張導致過度都市化,進而發展失衡的情形屢見不鮮。在市中心迅速發展的同時,偏遠鄉鎮也正面臨勞動力外移的困境。不僅如此,由於資源相對缺乏,偏遠鄉鎮的升學率遠較市中心低,醫療方面也存在醫療設備不足、醫師技術水準較低的的狀況。若當地民眾需要進行手術,往往得長途跋涉幾百公里前往首都,不管在時間或是交通成本上都是一大負擔。偏遠鄉鎮的勞動市場也多以畜牧業為主,鮮少有其他工作機會,交互影響下使得人口外移的問題更趨嚴重。

都市化的大勢所趨,許多居住在外省的家庭,為讓孩子有良好就學環境、充裕醫療資源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紛紛移居首都生活。在國土總面積約為台灣 43 倍大的蒙古,總人口僅有 345萬人,乍看之下地廣人稀,然而將近半數人口居住在相當於雙北面積大小的首都-烏蘭巴托市,造成首都人口密集度過高,國家發展失衡。相較於偏鄉城鎮,市中心的生活機能好上許多,不過物價水準也是相當可觀。在寸土寸金的蛋黃區要取得便宜又安穩的住所可謂困難重重,以至於首都內約有56%的人口居住在郊區,住屋類型大多為集體宿舍、平房或是蒙古包。

集體宿舍是由很多空間緊鄰在一起組成的建築形態,並無衛浴設備,通常是5至30戶共用一個茅廁, 隔音效果差而且人口流動複雜,整體安全性及便利性較低,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並非首選。相較之下,平房有著相對安全的獨立空間,居住品質也比較好,不過無論是興建成本或是租賃費用都比較高昂,並非多數移居的家庭所能負擔。最終,移居家庭大多選擇在半山腰或是閒置土地上搭建起蒙古包,用較為經濟實惠的方式謀求安穩生活。

看到這滿山遍野的蒙古包區域,總不禁讓人思考,這些土地的所有權是怎麼來的?原來,蒙古法律明文規範公民得以分配並擁有土地,每位公民在支付小額行政規費後,有權免費獲得 0.07公頃的土地。地政局會定期公告預計開放抽籤的地段,有意者即可報名,不過每位公民一生中僅能獲得一次分配。每逢屬意地段出現在公告上,民眾的心情便如同樂透彩開獎,期盼自己是那位幸運的得主。若有幸中籤,民眾自然可以善用土地作為個人或家庭使用。

然而實際上並非所有遷移到首都的民眾都擁有土地,多數情況下必須先在郊區覓得能夠搭建蒙古包的閒置土地,然後向所屬區域的小區公所詢問土地產權是屬於政府或個人。若土地已被私人所持有,則可向持有人詢問租賃土地的可能性;若土地尚未分配,則須透過前述程序再向地政局申請。由於土地分配是可遇不可求,多數家庭通常會租賃或向親友借土地來搭建蒙古包,滿足居住需求。

蒙古包在不同時代皆有其獨特的脈絡和功能,最初是因應「逐水草而居」的需求所產生,容易搭建和拆除的特色極為適合遊牧民族。然而到了近現代,因為都市發展和工作型態的演變,越來越多人改為定居,蒙古包也逐漸轉變為昂貴租屋的替代選項。目前蒙古家扶中心扶助約3,400戶的弱勢家庭,其中51%的家戶是居住在蒙古包,除了本身從事遊牧的家庭,也有不少家庭是從偏遠地區搬進郊區居住。

蒙古包結構簡單,主要是由門、天窗、網狀支架,毛氈和繫繩組成,一頂五壁式蒙古包共包含了骨架在內的5項建材、12片雙層毛氈以及內外罩,拆裝簡便而且具有保暖功能。視天氣和人力狀況,搭一頂蒙古包平均約4小時,若有扶助家庭需協助搭建蒙古包,往往會成群結隊,找親友、鄰居或是蒙古家扶中心的大專生志工隊一起幫忙搭建。

1名當地同仁分享所見所聞:「有位照顧4名孩子的單親媽媽借住在親友的蒙古包,眼看1週後就是預產期,但親友因故臨時將蒙古包收回,也沒有其他親友能夠協助。考量住在集體宿舍又不太安全,蒙古家扶中心即時提供全新蒙古包,不止讓一家人有遮風避雨之處,這位單親媽媽也卸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能夠安心待產。」

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然而許多扶助家庭因為頻繁搬遷,影響兒童就學權益;也有許多家庭的蒙古包早已老舊不堪、不適合居住,卻礙於經濟因素無法更換。有鑑於此,蒙古家扶中心積極因應扶助家庭面臨的居住問題,近年持續辦理「蒙古包圓夢計畫」,提供蒙古包給需求緊迫的家庭,今年將提供蒙古包給18戶有需求的家庭;亦將透過「住宅支持方案」,提供部分建材給另外20戶家庭,以便整修年久失修的蒙古包,讓孩子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成長。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3.03.13

家扶國際服務

加入時間: 2023.03.13
1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陪伴菲律賓家庭走過創業歷程

2024-03-27
瀏覽:
1,304
推:
0
回應:
0

守護史瓦帝尼孩童的笑容與健康

2024-03-26
瀏覽:
1,550
推:
0
回應:
0

將台灣人的愛心帶往巴拉圭

2024-02-05
瀏覽:
2,263
推:
0
回應:
0

在孩子的眼中看見光芒

2023-12-27
瀏覽:
1,564
推:
0
回應:
0

2023家扶國際研討會紀實

2023-12-12
瀏覽:
1,656
推:
0
回應:
0

國際志工隊:菲律賓出任務

2023-10-31
瀏覽:
1,851
推:
0
回應:
0

一磚一瓦,為吉爾吉斯家庭搭建有安全感的避風港

2023-09-25
瀏覽:
2,056
推:
0
回應:
0

深耕史瓦帝尼:10週年服務歷程

2023-09-23
瀏覽:
2,476
推:
0
回應:
0

兒童健康不能等,在越南推動營養改善

2023-07-27
瀏覽:
2,008
推:
0
回應:
0

在吉爾吉斯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幫助兒童實現目標

2023-06-29
瀏覽:
2,131
推:
0
回應:
0

從蒙古包看見都市的居住需求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