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夕陽產業逐漸沒落 永樂布業商場正名求注目

2023/05/27 20:42
6,25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座落於台北霞海城隍廟旁的永樂市場,外牆的紅磚透露著一股懷舊的氣息。已經有百年歷史的永樂布業商場設立於西元1908年,因早期迪化街被稱作為永樂町,日治時期是販賣飲食小吃為主的市場,故在當時名稱為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而由於船舶帶來布料,大稻埕慢慢變成布料的重要集散地,當時人們沒有買成衣的習慣,都是買布料請人訂做衣服,而現今的永樂布業商場成為當時全台灣最大的進口布料集散地,戰後這裡在政府及廠商的積極開發下成為了台灣最大的布料批發零售中心。這座建築物共有九層樓,而五樓到九樓則是台北市的公家單位,一樓到四樓為營業的部分,永樂布業商場二樓自治會會長林士傑表示:

「永樂市場分總共九層樓,那五到九全部都是公家單位,包括市場處、勞工局。那個營業的部分就是分四層樓,那一樓就是所謂蔬果、豬肉、魚肉,就是我們一般的傳統市場。那二樓就是布市,三樓的地方就是幫布市加工代工的地方。」

現今的永樂市場在政府市場處的規劃下,慢慢變成較為現代化的市場。結合傳統市場、布批市場、代工及文創的建築。一樓的傳統市場從專賣生鮮蔬菜轉變為結合美食街及蔬果的地方,四樓本為美食街,在老一輩的人逐漸退休,年輕一代的人沒有要接手的情況下,政府收回改建為設計師們的工作室。較為特別的是二樓及三樓的布市在商家的連署下,民國105年正式更名為永樂布業商場,這項更動區分了這棟建築物,也讓永樂布業商場能夠讓大家所熟知。雖然在疫情的衝擊下,永樂布業商場消費的人數減少,但依然是大家觀光大稻埕的一個著名地標,每天二三樓觀光的人次達到五百人以上,林士傑表示:

「一樓生鮮的地方在大概(民國)109年全部改建,變得比較寬廣,環境比較清潔。四樓的美食街因為慢慢的一些比較長輩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年輕一輩不接,四樓的部分美食街政府把它收回去,現在改成一種像是文創的地方,以不盈利為單位,二三樓的地方在民國105年,我們所有的業者連署把它更名為台北市永樂布業商場。二跟三樓加起來,(民眾)有沒有消費,但是來觀光的人次至少達到五百人以上。」

近年來通貨膨脹的關係導致原物料大漲,讓本屬於夕陽產業的紡織布料業雪上加霜,台灣紡織業大廠多移至東南亞,留在台灣的有些轉為零售商,有些更是因為這樣而倒閉。而多數商家也因為原物料漲價的原因,將多出來的成本轉移至消費者,造成惡性循環。永樂市場商家表示:

「這三年來及烏俄戰爭造成全世界通貨膨脹,原物料大漲,更讓台灣的夕陽產業紡織業雪上加霜。台灣紡織業如是大廠有能力的多已移廠到東南亞,如越南,菲律賓,留在台灣的不是收起來否則就是轉為小型零售商,而零售商不得已只好將多出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造成惡性循環。」

從2020年開始的疫情導致永樂布業商場來客數減少,多數店家轉型為以台灣內需為主的傢飾布業,而在此店家互相競爭下,造成永樂布業商場店家利潤逐漸低微,許多店家因爲沒有下一代接班,而紛紛踏上退休一路。剩下的店家不得不研發出自己有特色的產品,結合台灣小型加工廠吸引顧客,尋求繼續發展的機會,對此商家表示:

「永樂市場自疫情期間 來客數減少約7成以上,加上大多數的店家皆陸續轉型為以台灣內需為主的傢飾布,店家間互相競爭加劇,也造成永樂市場店家的利潤低微,許多資深的店家老闆如下一代無意願接班的話,都選擇退休一路。剩下的攤商只有幾家商品是具有特色的產品,以結合台灣小型加工廠製作小量開發新的商品來吸引顧客,尋求繼續在台生存之路。」

疫情逐漸趨緩,來觀光的人數也逐漸回升。對於紡織布業這種夕陽產業,因為下一代無意接班的情況下,許多老一輩的人選擇退休,導致技術失傳等。對此永樂布業商場正名希望能讓更多人注意到此商場的文化及技術,也希望布業能夠持續發展下去,讓紡織布業慢慢回到當初興盛的時期。新一代的設計師也能持續傳承老一輩的技術,讓紡織加工技術不失傳。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黃若維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