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與病共處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勇於面對命運
標一:患者生活難自理 身心的雙重打擊
os:你有聽說過類風溼性關節炎嗎?因為無法根治,它將伴隨患者一輩子。
Super2:患者何芳玲
Bite:我除了身體很疲憊以外,我八個大關節都在疼痛。我最嚴重的時候就是躺在床上不能動。
Super3:患者林美雲
Bite:那時候就是整個肩膀哪裡都痛,反正就睡到半夜就痛醒,就是一個晚上都沒辦法睡好。
os:今年六十歲的何芳玲在十六年前患病,因為身體不適尋訪中醫、診所,卻都找不到原因,而七十歲的林美雲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長達四年,也是在就醫後才被醫生告知罹患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
Super2:患者何芳玲
Bite:那時候的挫折或者很驚訝,或者很無力,真的是讓自己覺得很灰心。
Super3:患者林美雲
Bite:晚上想要上廁所起不來,想哭,真的都想哭,因為你自己又起不來,我怎麼病到這麼苦,連要起來上個廁所都沒辦法,那時候真的會,我真的有哭過。
os:面對突如其來的患病消息,無疑為他們生活帶來了重創,除了生理受到極大的折磨外,心理上的煎熬也同樣帶來痛苦。
標二:類風溼性關節炎 常駐身體的病魔
os: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尤其女性罹病率特別高,男女比率約為1比3。會增加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機率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遺傳、吸煙習慣、肥胖以及牙齦病。而罹患後恐會有發炎反應、關節腫脹及疼痛等病症。
Super1: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蔡昀臻
Bite:類風溼性關節炎大家看到這個名稱,應該一開始就會想到關節炎這件事情,的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炎物質會以破壞我們的關節為主,但是不是只有在關節,它是一個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所以像是你的眼睛、皮膚、肺部,這些都有可能受到攻擊。
標三:拾回眼淚 尋找與病魔共存的道路
os:對於這些無助的患者,也有協會在一旁給予陪伴,更是成為康復的一大助力。
Super4:類風濕關節炎病友協會社工員 汪逸涵
這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協會開始在發展一些線上服務,那從前年開始有在做臉書線上的醫學講座直播,也有在帶線上的病友經驗分享團體,那還有就是今年會開始做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的線上心理諮詢的活動。
os:即便遭受過一段時間的痛苦,在服用抗發炎藥物後,病情也獲得控制。加上規律的運動,不只身體更加健康,心態也可以更樂觀面對。
Super2:患者何芳玲
Bite:因為這種疾病好發在女生,我覺得不管在哪一種年紀,我覺得我們都要有警惕,如果身體一旦發生不舒服的時候,真的要及早就醫治療。
Super3:患者林美雲
Bite:後來就是朋友介紹我做一個運動,改善我很多,不然本來在痛的時候,你那心情低落的話,你就會想說,隨便管它,就跟它共處好了,可是現在我覺得改善很多很好了,所以才有辦法每天都出來走一走運動。
os:類風溼性關節炎給他們留下了一輩子的傷害,同時也帶來新的人生態度,也希望更多正在受一樣苦的患者,可以獲得更多的鼓勵,在抗病的路上繼續走下去。
採訪撰稿 謝欣汝
攝影剪輯 張愛芸
音樂翻攝自YouTube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