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頭第一聲 金聲順百年開路鼓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 高苡瑋、遲柏恩/雲林北港報導】

 

北港迎媽祖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民俗活動,其中包含眾多百年館社和陣頭,凸顯出北港的在地特色和文化價值。金聲順開路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陣頭,保存了北港百年以來的陣頭開路鼓技藝和傳統北管曲牌、樂器等文化資產,對北港媽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許多貢獻。

走在最前頭 開路鼓迎媽祖

大鑼一聲一聲響,北港迎媽祖的第一陣是從同治五年開始的金聲順開路鼓。

金聲順古樂協會總務 林延樺:「金聲順開路鼓是以前在我們北港這邊,有學鼓吹功夫的人,大家一起共同來組織的,都是為了要迎媽祖。我們每一年媽祖要出門,包括過去要去湄洲進香都需要一個樂陣。」

北港文史工作者 吳登興:「它以前不叫做開路鼓,它是叫做路關鼓,就是說它反而是在媽祖聖駕的前面,然後這是為祂打入關的一個路關鼓,然後到後來就變成說,把金聲順這個開路鼓移到陣頭的最前面,所以才開始變成開路鼓。」

開路氣勢要足 與北管有區別

雖然開路鼓的音樂源自於北管,但為了製造陣頭第一陣的氣勢,在樂器編排跟演奏方式都與北管有所不同。

北港文史工作者 吳登興:「它(開路鼓)樂器的組成不一樣是它有一個大顆的鼓,像北管它就是小的鼓,然後它的銅鑼比較多,然後再來大鈸、小鈸,然後再來嗩吶,有些時候人夠的話會出海螺。」

金聲順古樂協會總務 林延樺:「顧名思義開路鼓就是陣頭裡面第一陣,那因為我們開路鼓出來的聲勢、氣勢比一般的陣頭還要好,因為它跟北管的性質不一樣。」

文化傳承不空想 小朋友也學鼓

為了讓開路鼓這項傳統技藝能夠傳承,金聲順也栽培年輕學子,希望能夠從小培養起來。

金聲順古樂協會總務 林延樺:「以前的開路鼓是都給大人來參加,但是後來從我們手上開始改變,給小朋友來參加。因為從小培養他的興趣,讓他有一個經歷在學習會學得比較快。」

除了人才上的培養,也成立了金聲順古樂協會,期盼將傳統文物好好保存。

金聲順古樂協會總務 林延樺:「那個時候(只是)民間組織有很多東西,包括館裡面的文物,還是一些財產沒辦法登記,再來沒有一個正式立案。所以我們後來立案,立案做協會,以後這些財產,包括文物,才有一個歸屬。」

傳承百年開路鼓 只為北港媽祖

北港迎媽祖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宗教盛事,這裡的陣頭文化扮演了不能失傳的重要角色。

北港文史工作者 吳登興:「這個國家指定重要民俗的(北港)迎媽祖是這些陣頭和藝閣組成的,所以每個百年的館社和百年的陣頭都是為這個地方帶來很重要的一個文化延續。」

金聲順古樂協會總務 林延樺:「我們是為了迎北港媽祖下去組成這個開路鼓,所以說當然只要媽祖的信仰還在,我們就還會繼續傳承下去。」

北港金聲順傳承了百年來開路鼓傳統,不僅延續陣頭開路鼓的文化,也是北港在地難能可貴的重要文化資產。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453則報導
2,146則影音
555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59

露天影院再現 作伙來「嘉」看電影

2023-10-01
瀏覽:
1,130
推:
0
回應:
0
2:15

鏡頭下的麻豆日常 孤老的心願

2023-10-01
瀏覽:
994
推:
0
回應:
0
2:52

將才工場重生 釀出「後驛」情

2023-10-01
瀏覽:
936
推:
0
回應:
0
9:59

以土為鑄 陶雕大師的不凋之美

2023-06-19
瀏覽:
21,003
推:
2
回應:
0
9:48

身心障礙運動 有愛無礙

2023-06-19
瀏覽:
43,809
推:
1
回應:
0
9:04

讓障礙者自由:自立生活的未竟之路

2023-06-19
瀏覽:
22,946
推:
45
回應:
0
2:55

「ㄨˋ自身」 李明杰小型創作展

2023-06-12
瀏覽:
12,068
推:
0
回應:
0
3:00

無聲麵店 聽障者的一片天

2023-06-12
瀏覽:
21,454
推:
198
回應:
0
9:54

綠豆嘉義人 找回記憶中的朴子味

2023-06-12
瀏覽:
29,549
推:
413
回應:
0
2:51

「廢」欲清 海廢監測一起來

2023-06-05
瀏覽:
15,586
推:
3
回應:
0

陣頭第一聲 金聲順百年開路鼓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2,019篇報導,共12,5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2,019篇報導

12,5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