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創新並蓄 粧佛師的轉型之路
【記者 高苡瑋、遲柏恩/嘉義市報導】
台灣傳統粧佛工藝,面臨著繼承危機與中國低價代工帶來的市場萎縮。嘉義在地的新生代粧佛師,將粧佛工藝藝術化,提升每一尊佛像的工藝價值,成立工作室繼承傳統、力求創新並打造個人品牌,擁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為傳統技藝注入青春與活力。
神像的背後 粧佛工藝基本功
香煙裊裊,香火鼎盛是一間廟宇興旺的證明,而當香煙掩蓋佛像金身時,也讓人們忽視了隱身在神像背後,粧佛師傅們的匠心獨運。
粧佛師 張皓崴:「粧佛工藝它是一個大工藝的項目,那它又可以拆分為很多小工藝。粗胚的部分在於去想像出大概要雕塑出什麼樣的形體出來,然後再來才是我們講的細修,表面的部分修得光滑,另外一個部分就是臉部要開臉。再來就是我們講的打底,底漆的部分它很重要,就是因為它會影響到後續金箔貼起來的平整度跟亮度,底部底漆完成之後,再來就是我們講的漆線完成,之後就是安金跟畫色。」
門派延續困境 皆走向家族繼承
在台灣,粧佛工藝主要可分為福州、泉州、漳州三大門派,嘉義地區更是以福州與泉州為大宗。
粧佛師 陳冠任:「那以福州跟泉州來講的話,一方面泉州它是屬於比較家族繼承,它會比較注重神像上面的一些比例。那以福州來講的話,就像色彩鮮豔、姿態誇張這樣子。 福州派的話,它還是主要因為量的問題,會比較廣收師徒。」
時代變遷之下,福州與泉州在繼承上的差異也隨著粧佛工藝的發展,走向了家族繼承的形式。
粧佛師 張皓崴:「外收的徒弟其實以目前業界來說都不多,因為市場沒有像以前,就是我們講的清末民初那個時候,這麼的磅礡。」
千錘百鍊雕一尊 生產線不可取代
兩岸開放以後,台灣的佛像市場遭受到中國大陸低價代工的擠壓,導致粧佛工藝的發展型態產生了轉變。
粧佛師 張皓崴:「畢竟大陸那邊的市場,我們講的有CNC(電腦數值控制),就是車床代工,然後再加上人工的代工,他們那邊也是比較便宜,所以當然多多少少會影響到我們本土的生意。」
粧佛師 陳冠任:「可是他們也是因為量多的關係,他們在(神像)外皮這方面並沒有很講究。我們現在講求的是個人品牌,是講求質量。」
重質不重量 神像藝術化提升價值
面對長期以來中國大陸低價代工的威脅,新一代的粧佛師將神像藝術化,提高自身的工藝價值。
粧佛師 張皓崴:「改良就是包括我目前講的眼睛的部分,然後再來就是神像祂動態的這個動作,這個也是一個改良部分,然後再來就是我們講的服飾。」
粧佛師 陳冠任:「在畫臉、畫眼神、畫眉毛的講究,以及在配色上,自然而然就會讓你這尊的氣質就不一樣。」
粧佛師 張皓崴:「工藝的那種美,其實就是在人的那個溫度跟痕跡遺留在這個物件上面,呈現出來的那個感覺。」
神像不僅僅是神明的化身,一刻一劃也蘊含著粧佛師傅精雕細琢的藝術結晶。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