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做工的人 延續傳統工藝價值

2023/05/04 12:00
3,913次瀏覽 ・ 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標一:​做工的人 水泥師傅職涯分享

OS

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不管是高聳入雲的大樓抑或是較低樓層的建築都隨處可見,讓人們有一個可以工作或是休息的場所,而這些都是因為有一群默默為社會付出的工人所建蓋而成的。

OS

 搬水泥,扛重物,這些都是水泥師傅吳佳憲的日常工作。出生於水泥家庭的吳佳憲,從小在工地長大,陪著爸爸去工地工作、在工地裡頭玩耍都是吳佳憲的童年。不過吳佳憲年少時也曾因為一時的排斥而轉到別的領域。

 

Super(水泥師傅 吳佳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有一度的去別的產業,一樣是工程的,不過是那種人家俗稱做黑手(台語),就是鐵工類的,我們也有混了好幾年。

 

OS 

從不願意到接納,吳佳憲在從事水泥工作的過程中,漸漸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從中體會到快樂和成就感。因此,吳佳憲也希望將自己熱愛的水泥產業傳承下去,但如今卻因年輕族群不願意從事水泥師傅而面臨困境。

 

標二:​「泥」固的刻板印象 年輕人才斷層

 

OS 

從事30多年水泥師傅的高義勝也感嘆,由於大眾對水泥師傅的誤解,年輕人不願意投入水泥產業,缺少人才成為水泥產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Super(水泥師傅 高義勝) 

覺得水泥工比較低階層吧、比較勞累吧,然後可能會認為工人比較沒水準吧。

 

Super(營造業者 吳宇軒)

當你中午買便當的時候,在711結帳排隊的時候,你就長得跟人家不一樣。

 

OS

由於大眾對水泥工的刻板印象,年輕人對於勞力相對抗拒,再加上工地的升遷制度,讓願意從事水泥產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現在的水泥產業結構出現世代斷層。

 

Super(營造業者 吳宇軒)

施工人員的工班,他們可能是需要熬了兩三年,作為小工才會熬出頭,可以成為一個小師傅。

在這兩三年之間,可能比送UBER也沒多多少錢。

 

​​標三: 打破傳統框架 創新泥作成藝術

 

OS

為了改變大眾對水泥師傅的誤解,吳佳憲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像日本的職人精神學習,將作品做得更細緻,希望能打破大眾對水泥師傅的刻板印象,也改變水泥只能成為建築物的想法。

 

OS

同時,吳佳憲也曾遠赴屏東的梁山部落參與公益教學,希望能夠藉此啟發孩子們對於水泥的興趣。

 

 

Super(水泥師傅 吳佳憲)

我們希望藉由這樣一步一步的一個傳承,那讓這個傳統工藝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OS

對吳佳憲來說,水泥不僅僅是建築物的材料,更是呈現藝術的途徑。透過不同材料的

結合,與創新的巧思,就算是不會行動的建築物,也能讓民眾感受到建築的生命力。

 

Super(​水泥師傅 吳佳憲) 

來看到這個案件的每個朋友都能感受到,這個案件其實他是又一個新的生命的往前延

伸,而不是一個生命到這邊就停止了

 

​​標四:延續傳統工藝 傳承水泥文化

 

OS 

吳佳憲希望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喚醒大眾對水泥產業的重視,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讓水泥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

 

Super(水泥師傅 吳佳憲) 

台灣其實不是只有高科技產業,或者是一些比較新穎的創新產業,傳統的產業其實他

也是每一個國家必須的養分以及動力。

 

Super(水泥師傅 吳佳憲) 

這種傳統的工藝以及一些藝術的呈現,反而是AI現階段或許還沒有辦法去侵蝕的一

個部分。

 

OS

材料沒有好壞的區別,平凡無奇的材料也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同樣的,產業也是,任

何職業都有存在的意義,平凡無奇的人也能做偉大的事。

 

採訪撰稿 王予軒

攝影剪輯 掌聿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