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子寶寶理解生育 性知識傳播變快
在壽山高中,這裡的所有同學在高中時期就當過一日父母,因為他們都有過照顧電子寶寶的經驗,電子寶寶的外觀如同新生兒,照顧環節也幾乎相差無幾,如果照顧不周,甚至會被當掉,而這樣的課程設計則是要學生實際感受性教育。
位於桃園龜山區的壽山高中,這裡的每一位同學都會經歷三天兩夜培育電子寶寶的過程,電子寶寶就如同一般新生兒一樣會哭、會吵、會鬧,不僅要幫他們換尿布、餵奶甚至還要拍嗝,就如同新手父母照顧剛出生的新生兒一樣,除了照顧電子寶寶,壽山高中健康護理科老師蔡秉兼更想以這段經歷來讓同學了解性教育的部分,蔡秉兼表示:
「我不可能說,你去生一個小孩我才來教你,所以其實很多事情是要透過操作才去講,那性教育本身不好教,為什麼,因為他牽扯的層面很廣,他可能要教身體結構,他要講愛情、他要講愛滋病、他要講性騷擾、然後性別平等,等等很多議題那我從電子寶寶去切,他只是個活動,所以其實主要是要讓他從照顧的過程當中,先體會爸媽的感覺,然後再去思考性這件事帶給他的到底是只有爽快,還是還有責任還是責任之後衍生更多的問題。」
亞洲的社會環境氛圍讓我們在家庭當中甚少提及「性」這項私人領域,但隨者科技的發展,性知識取得容易卻無法過濾,蔡秉兼提到:
「那其實全世界在講性教育,大家都很認同的就是,其實性教育的起源是來自於家庭,爸爸媽媽跟小孩之間在溝通這一件事其實都沒有在溝通,甚至很少溝通,但有些會溝通,性教育的傳播以前是紙本傳播可能是影片傳播,現在是手機傳播,但你的速度跟不上,那你都沒教其實很可怕,因為他接收到錯誤的訊息就發生遺憾的事。」
108課綱將性教育納入各個年齡段當中,在國小階段認識男女生理差別、以及探討青春期;國中階段討論多元性別特質,並尊重不同文化;高中階段探討全人性教育,了解愛與親密關係,性教育不單單只是性行為的相關研究,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被愛。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楊芯慈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