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清代移民的發展縮影 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

嵌入:
文字-A A +A

景美集應廟成立於1860年,最初設址於景美國小周邊,而後在1867年因水災等原因移至景美現址。該廟宇的興建與景美地區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也見證了清代北台灣的移民史,因此在1985年被指定成為三級古蹟,時至今日它依然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在清朝時部分泉州安溪人移民至台灣,在渡台過程中將原本的地方信仰一同迎請隨行,以保航程平安。其中高、張、林三姓在渡台後於今日的景美一帶共同創建了和泉州祖廟相同名稱的集應廟,其名取自於信眾集體感應到保儀尊王(尪公)的庇祐而來,廟中主要供奉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林氏夫人等神祇。台北市集應廟文史組組長 高銘長表示:

「早在唐朝末年的時候,高、張、林三個姓由中原一直往南撤的時候,沿途受到尪公的庇蔭,有感應到了所以就集體感應,就在來到泉州的時候在安溪這個地方蓋了集應廟,之後由在清朝乾隆年間我們的祖先又從大平這個地方移來台灣,到了台灣也是請尪公請過來,那來到台灣因為落地生根也茁壯發達了,就設廟感謝祖廟,這就是集應廟的由來,集體感應到神的威靈。」

在集應廟建設完成後不久,便經歷水患,原本的廟宇遭到沖毀,而三氏族人便開始各自祭祀,在景美、木柵、萬隆分別建廟,各自成為地方信仰中心,其中景美集應廟便是由高氏族人所建。高明長表示:

「集應廟成為地方上的信仰,因為集應廟是高家獨資的一個祖廟,高姓的個人廟,那在地方上它也是開放給地方來祭拜,那最主要的骨幹還是因為高家它有一個祭祀公業,在辦理這個祭典的作業,每年的繞境就在10月15號是屬於景美地區的大繞境,就是各姓都可以參加的。」

景美集應廟自成立至今,經歷過三次的修復,在過程中也盡可能保留傳統工藝,從木雕、石雕以及彩繪和建築本體的結構上,都能看出傳統閩南式建築及清代廟宇等多項特色,從建築本體、廟中文物以及各信眾所捐的匾額,都是見證景美地區的發展歷程以及移民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王廷宇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5.12.07

華岡廣播電台FM88.5

加入時間: 2015.12.07
2,342則報導
2,342則影音
12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4:47

敲響「聲聲不息」的渾厚鼓聲 响仁和鼓藝工坊

2023-05-28
瀏覽:
386
推:
0
回應:
0
5:20

三重力行聖賢宮靈驗 吸引許多信眾前往參拜

2023-05-28
瀏覽:
403
推:
0
回應:
0
4:42

國定古蹟龍山寺 古色古香的鳳山廟宇

2023-05-28
瀏覽:
437
推:
0
回應:
0
5:08

飲食西化與多樣化 國人食米量創新低

2023-05-27
瀏覽:
409
推:
0
回應:
0
4:58

新莊發展的犧牲品 時代的眼淚新莊老街

2023-05-27
瀏覽:
457
推:
0
回應:
0
4:23

走過疫情人潮復甦 士林夜市鎖定本土觀光客

2023-05-27
瀏覽:
468
推:
0
回應:
0
4:46

疫情衝擊手機市場 消費者需求改變

2023-05-27
瀏覽:
472
推:
0
回應:
0
4:59

120歲的國寶 李梅樹用藝術成就三峽

2023-05-27
瀏覽:
437
推:
0
回應:
0
5:29

白米中盤商子承父業 產業轉型對抗連鎖企業

2023-05-27
瀏覽:
428
推:
0
回應:
0
4:51

傳統技藝的式微 雞毛撢子結合觀光流傳

2023-05-27
瀏覽:
503
推:
0
回應:
0

見證清代移民的發展縮影 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178篇報導,共12,31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178篇報導

12,31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