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後的水門

2022-07-05
惜物愛物 互補換物 跳蚤市場實踐環保精神

2022-07-03
有備無患的美堤 回望悠悠路
2022-07-04
最勇的香燈腳
2022-07-03
台鐵誤點之研究
2022-07-04
虛實整合下的交流研習

2022-07-04
戀戀南港四時情

2022-07-05
勵馨 宣導台灣女孩日活動
2022-07-05
2022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開幕自由飛縮時(7/2清晨)
2022-07-04
111年7月5日--公民新聞報
2022-07-05
該不該抵制《賽馬娘》? Ptt網友看法兩極
2022-07-03
抓重機堪比抓通緝犯? 網瘋傳多縣市派出所將停修支援
2022-07-01
也許你 不一定知道的 創新補助計畫
2022-06-29
高齡社會健康新起點「白露保養營」即將於9月展開

2022-07-01
2022基隆潮藝術 海洋生態永續的反思

2022-06-29
不怕疫情擾亂 我有樂活不老學苑
2022-06-28
39年社工生涯無悔付出 .. 北高雄家扶主任魏宗胤畫下驚嘆號
2022-06-29
「深入社區、造福鄉親」推動高齡服務,邱暉智總幹事深入社區介紹長照2.0!

2022-06-28
鼓舞樂長青 快樂來打鼓

2022-07-01
台鐵6/29大改點!EMU3000列車新增 台中-台東每日往返8班次
2022-06-29
嘉義老戲院 閒置活化新可能
2022-06-29
【時事】彰化和美三兄弟 VS. 「I, Daniel Blake」
2022-06-29
台電疑未告知所有權人侵占私人農地
2022-06-29
布袋戲文化轉型 劇場演出結合3D動畫

2022-06-28
探索少有的絕美秘境「台灣龍珠基隆嶼」|由陽光、海浪、遊艇和小島共同打造的旅程
2022-06-28
抓重機堪比抓通緝犯? 網瘋傳多縣市派出所將停修支援
2022-07-01
39年社工生涯無悔付出 .. 北高雄家扶主任魏宗胤畫下驚嘆號
2022-06-29
「樂在玩數學」,和父母線上同樂-活動報導
2022-06-30
嘉義市地藏庵菩提樓展出~簡雅惠老師“靜心品味”拼貼藝術創作展。歡迎蒞臨!
2022-06-30
稀齡書法首展 墨識柔遐
2022-07-02
虛實整合下的交流研習

2022-07-04
歡迎大家來河濱秀點子 塗塗 畫畫哦
2022-06-30
文學獎的傳承 推廣東南亞文化

2022-07-01
「來自日本、埤頭栽成」陳世杰夫妻經營玉豐果園,產出豐水梨!

2022-06-29
現役少女偶像AKB48 Team TP 蔡亞恩—偶像生活全紀錄
2022-06-29
戒不掉的毒?-成功擺脫毒品,重獲新生的故事
2022-06-29
2022基隆潮藝術 海洋生態永續的反思

2022-06-29
台鐵6/29大改點!EMU3000列車新增 台中-台東每日往返8班次
2022-06-29
鼓舞樂長青 快樂來打鼓

2022-07-01
喜見台灣雙料之光榮獲國際三零社團獎項入圍殊榮
2022-06-30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外婆是個勤勞的原住民女性,在身為老么的母親1歲的時候,外公就因病過世,外婆獨力撫養五個孩子,住在高山屏東舊古樓的外婆,連湯匙都是自己雕刻...,直到我小學,外婆幫家裡省錢的方式,就是不斷”製作”木湯匙以供我們使用。
當外婆回到天家,我拿了一根舊舊已有許久歷史的湯匙,好讓我可以想念外婆為我們專注雕刻的神情…。
爸爸軍旅結束只帶著一口小木箱子來到了屏東山下,就是那種綠綠的、寫有數字的木箱,那是一口裝著父親軍旅生活的記憶箱,有以前抗戰時期使用的鋼杯、水壺,有早期白光等歌星的照片、有政府頒發的戰鬥英雄等勳章…,當父親在三年前也回到天家,我拿了爸爸在抗戰時期使用的鋼鐵水壺及鋼杯紀念,因為那有爸爸口渴喝水、吃飯的記憶…。
睹物思人帶出愛的記憶,這是我的「古早味」;
有一天,高一的女兒突然冒出一句:『媽,你心疼我們樣子的語氣好像外婆喔…』呵呵,原來我也正在製造孩子的古早味。
看完芬蘭這個影片,我感覺到的不是觀光,而是一群文藝工作者的堅持,他們想辦法使得這個農村博物館內的每樣東西都保持著1950年的樣子,從吃的菜、用的東西、玩的玩具、做的事情甚至是聞到的味道、聽到的聲音都要一模一樣。就像報導說的,它不是一個文物擺放的博物館,它是一個活的博物館,每個有年代的家具,從電視、收音機到火爐,每樣都正常的被使用著,裡面的人也不像員工,從他們的表情,我覺得他們就像是生活在1950年的人,完全不讓人覺得奇怪,去參觀的人,一定會覺得好像進去別人家,打擾了人家的日常生活,覺得不好意思。當中讓我很佩服的不只是他們的堅持,還有他們跟社會結合的想法,這地方讓照顧老人的護士來看老人以前的生活模樣,讓照顧的人對被照顧的老人有了解,能夠跟老人聊的東西就越多,也更能了解老人的心情,這真是很棒的功能,是很貼心的做法。除了對照顧者有功用、對老人也有功用,這裡也可以讓老人回憶過去,讓他們覺得有孰悉感、存在感、需求感。就像一開頭說的,從影片中我看到的不是觀光,而是1950年代人的回憶集合,只要去到那裡,就能重新回到以前年輕時的生活,這是很多人想要的。
現代化科技化量產使人失掉人味也讓人對耗竭自然資源沒有感覺
但手工時代又如何能應付物慾
其實這考驗的是何謂生活價值
一定要吃掉一大堆比物質水平還是精神層面的富足
原則上夠用就好
但何謂夠用還是取決生活價值
您的觀察提供和先前其他討論者不同的角度
很棒
我看了這段影片後很感動,房子裡面有老舊的味道。全部都是老老的,舊舊的,和現在2012年的方便生活很不一樣。現在2012年的生活有電視、電腦、好的廚房與方便的生活,但是芬蘭農村博物館的房子,都是1950年的樣子,黑白的電視,沒有電腦,只有舊時代的廚房,老的音樂,舊的報紙,木頭的玩具,自己養牛,自己擠牛奶,自己做麵包,全部必須靠自己的力量來生活。用以前的方法生活在農村裡,這樣我覺得很好,可以想起以前爺爺奶奶生活的感覺,和現在很不一樣,是個非常不錯的經驗,我很喜歡。希望能夠有機會去芬蘭農村博物館看一看。
看完這個影片,我很佩服芬蘭人的用心,讓原本的鄉村博物館不只有博物館的功能而已,還提供給護士做情境教學和幫助老人延緩失智,發揮更多社會功能作用。這點很值得台灣學習,很多事物不只是只有一個面向,如果能嘗試用許多的不同方法去想一件事,或許可以發掘出更多不同的答案,就向芬蘭看待這個鄉村博物館一樣。而且我很喜歡這個博物館所營造的氛圍,因為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是很嚴肅的,很多都只能看不能碰,可是這個博物館完全不一樣,它是活的博物館,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真實的,可以碰觸的,而且所有東西都符合早期的鄉村生活,包括食物,這真的很令人讚嘆。
芬蘭的這個觀念是我所沒想到過的!像台灣在懷舊這方面也是有一些建設,像是一些可以提供參觀的館之外,其它就像一些懷舊、復古的餐廳,台灣只將這種構想用於可發財的商機上,並未想到其它更多的可能,像是芬蘭他們所做的,提供服務學習、老人治療或是觀光的場所,則是以提供社會服務為主要的出發點,可以發現這兩個國家在做事情時的思考層面非常地迥異。如果我們國家也能提供類似這樣的場所該有多好呢!
雖然現在有許多博物館是像這個芬蘭的古早味博物館一樣
是想要重現幾十年前的時光
像台北的台灣故事館等等
但那都僅限於靜態的展示
雖然我們能夠從中了解過去的人生活的樣子
卻還是無法像這個芬蘭的博物館
能摸能玩
甚至還能真的煮東西
讓人連味覺都能一起感受到懷舊的感覺
以前曾在博物館裡看過台灣古時候人家煮飯用的灶
因為外婆家到現在還是有在用所以比較可以明白灶的使用方法
但如果只是展示的話我想我也不太明白那該怎麼做飯
所以假使有些懷舊博物館
能夠真的重現這些東西的生命
變成"活的博物館"
我想或許會更令人印象深刻吧
也更能感受當時生活的真實情形
說不定會更有趣!
這座"活的博物館"
能親身體驗接觸1950年代的芬蘭
這個構想真的很棒
讓人重溫懷舊的味道
持續使用的廚房
烹調出的事1950年代的風味
屋頂上還掛著它們特色食材
新時代的人們與舊時代的互動
好像當下的鐘擺回到了1950年代一樣
看完古早味系列,讓我想起曾經聽人說過這樣的話:「高雄台北化,台北世界化,世界在地化」。
我自己是嘉義人,這幾年看著政府拼命拆許多古老建設,例如北門車站、舊市政府。許多小時候的回憶也跟著被抹滅,連我都有許多遺憾,更何況是老人。嘉義政府喊著要打造嘉義成為台灣的京都,我卻想著為什麼不是加強原本的建設,保留傳統文化,讓大家羨慕嘉義?
看到影片不只是從建設加強,也從古代的器具衣物甚至是語言習俗下手,讓我很羨慕。台灣人擁有很多資源,然而如何有自信的展現與保留,是我們可以好好思考與努力的地方。
同樣發展懷舊觀光的產業,台灣卻做的相當不足夠,有些博物館總是認為把那時代的東西展示出來,這樣就足夠讓大家了解,可是國外卻相當的細膩,除了觀看,增加互動,而互動也相的完善,親自體會當時的生活,相當了不起的發展。
這裡的實際體驗古早生活卻還融入了老人照護訓練功能,有創意實在是在每個年代裡都很酷的一個行為。能從事一方面幫助他人、一方面又能賺錢的工作,實在是完完全全能讓人體會清教徒的理念。賺錢就是要這樣心安理得又能獲得除了物慾以外的滿足才會快樂阿。
家中有老人的都知道,
人越到老,過去時光的點滴就越清晰.
如果能有一個場景,能讓老人對周遭景物如數家珍,並口沫橫飛訴說當年勇,或許能更喚起老人的活力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