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晚婚成趨勢 考慮凍卵留”生機”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 追求自我實現 凍卵成晚婚新解方 

OS 

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是許多媽媽的夢想,但因應社會結構轉變,晚婚晚育的人數漸增,凍卵技術變得更為重要。進行凍卵的原因各式各樣,其中也有不確定想不想要孩子於是事先凍卵,29歲的楊小姐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BITE 

凍卵者 楊小姐 

我不確定我到40歲的時候會不會改變我的想法,總之就是現在多買一份保險的概念。 

 

標二:工作家庭難兼顧 女性晚育人數增 

OS 

現在社會許多人忙於工作,女性生第一胎和初婚平均年齡都慢慢攀升,其中女性第一胎平均年齡早在2012年突破30大關,並在2021年最新統計數據當中達到了31.23的歲數。但這個年紀卻可能錯過身體適合生產的時機。 

(街訪) 

BITE 

民眾 李小姐 

我覺得凍卵是很好的。 

 

民眾 呂小姐 

不考慮,小孩在我的生命的規劃裡面是可有可無。 

 

標三:凍卵形同生育保險 對身體無害 

OS 

許多民眾對於凍卵10萬出頭的費用望而卻步,也擔心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對此專業醫生表示,凍卵如同生育資格保險,對身體更不會造成長期性的影響。 

BITE 

生殖醫學中心院長 徐明義 

凍卵就是我取卵,之後就還沒做成胚胎就把它冷凍起來。它會有暫時性的不舒服,荷爾蒙的變化會造成水腫、身體不適。 

 

標四:醫生提醒女性 盡早關注卵巢狀況 

OS 

專業醫師建議,女性就算沒有生育的打算,還是可以到婦產科抽血進行檢查。 

了解自己的卵巢狀況和凍卵,都是給未來的自己一份保障。

 

採訪撰稿:駱奕妤/陳凡卉 

攝影剪輯:駱奕妤/陳凡卉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009則報導
2,663則影音
49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1:39

從黑手到製茶冠軍 青農返鄉翻轉家業

2023-03-26
瀏覽:
770
推:
0
回應:
0
1:38

「鼓」色「鼓」香 傳承百年的手工製鼓

2023-03-26
瀏覽:
706
推:
0
回應:
0
1:40

熱量低營養高 台灣種出本土藍莓

2023-03-26
瀏覽:
784
推:
3
回應:
0
1:40

古蹟轉型博物館 宜蘭穀倉新生命

2023-03-26
瀏覽:
868
推:
69
回應:
0
1:36

送洗衣物久不取回 業者盼修法保權益

2023-03-26
瀏覽:
801
推:
0
回應:
0
1:37

串流影音速食化 看劇快轉成日常

2023-03-26
瀏覽:
947
推:
0
回應:
0
1:35

農村老化缺工 農業公費班挹注新力

2023-03-26
瀏覽:
883
推:
0
回應:
0
1:39

被忽視的浪費 玩具回收再利用

2023-03-26
瀏覽:
912
推:
0
回應:
0
1:38

孩子哭鬧不上學?當心「拒學症」作祟

2023-03-25
瀏覽:
1,046
推:
0
回應:
0

女性晚婚成趨勢 考慮凍卵留”生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7,188篇報導,共12,21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7,188篇報導

12,21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