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來台 舞出新人生
【記者葉盈君/雲林電訪報導】
張梅花原本在印尼為傳統印尼舞教師,在印尼經歷一場失敗的婚姻後,輾轉來到台灣,嫁給現在的丈夫,並跟著夫家務農,但是在被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發現到她的舞蹈才能後,她打破當地外籍配偶只能做粗活的刻板印象,白天為農婦,晚上則是舞蹈教師,以舞蹈舞出不同的人生。
由於在印尼那一場失敗的婚姻,張梅花決定要離開傷心地,恰巧又聽聞朋友透露在台灣很容易賺錢,因此她隻身搭著飛機來到台灣,到台灣後,才發現一切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以淚洗面是張梅花第一次來到台灣最貼切的寫照,在台灣這個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環境下,張梅花來到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卻是看護,被老闆責罵已成家常便飯。
這樣的日子過了將近一個月,透過鄰居的介紹,張梅花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在丈夫一句「當看護太辛苦,嫁給我好嗎?」,他們一個月後閃電結婚,台灣變成了她第二個家鄉。嫁到夫家後,張梅花從原本的舞蹈老師成了一位農婦,問她剛開始會不會不適應,她在電話的另一頭笑著說:「前面三個月比較辛苦,但是之後就還好了。」但是在張梅花心裡,對於舞蹈她還是存有一份渴望。恰巧在一次媽媽會上,村長問及張梅花有沒有任何才藝,張梅花才跟村長說自己過去是一位印尼傳統舞教師,「有人喜歡看才跳,沒有人喜歡就不要跳了。」這是張梅花一直向村長提出的堅持。就在第一次的表演上,於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服務的張惠華也在現場,從此張梅花不論在大大小小的表演上,都會被邀為表演嘉賓,舞出與當地外籍配偶完全不同的嶄新人生。
照片
張梅花參加雲林縣就業講座記者會的表演畫面。
圖片來源/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提供
最讓張梅花感到自豪的是,她那一件件的舞服,都是靠她自己的雙手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因為我是印尼人,所以我要把我的文化介紹給台灣人知道。」雖然她講的是稍嫌生硬的中文,但是她對於發揚自我文化的堅持卻是表達得清清楚楚。對張梅花而言,身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文化中,把她自有的文化發揚出去是應該的,因為她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離開印尼這麼多年,張梅花最想念的還是自己的家人,根據張梅花表示,上至爺爺奶奶,下至她的妹妹,一家人都對舞蹈有著濃厚的興趣,打從張梅花六歲開始,父親就請來了舞蹈教師教她跳舞,「那時候的印尼,舞蹈老師好少好少,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張梅花這樣回憶著。出生於這樣的舞蹈世家,張梅花從小舞蹈根基便十分紮實,因此等到長大後,她選擇了舞蹈教師作為職業。
對於台灣人的熱情,張梅花一直是非常印象深刻以及感動,因為她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喜愛印尼傳統舞。每次張梅花表演時,台灣觀眾台下不斷叫好,等表演一結束,便纏著她問可不可以跟她學舞,「反而一起從印尼來的人,看到表演時會說好棒好棒,但是真的邀她們一起跳,她們又會不願意。」張梅花說道,對她來說,不能跟同鄉的人一起發揚自己的文化,是她感到最無奈的地方。張梅花的公婆本來並不認同媳婦出外表演,但是就在他們親眼目睹她的表演引發觀眾群熱烈的掌聲後,公婆才感到與有榮焉,並同意她進行教學。
對於自己的新人生,張梅花感到很滿意,透過自己的舞姿,展現出對於舞蹈的熱情,以及重生後的自信與喜悅,期盼她的熱情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