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近4500人在家暴陰影下,不少伴侶在結婚後,尤其在生孩子後,太太覺得那個曾經和她患難與共的「同隊隊友」,那個被稱為「她先生」的那個人已不像婚前的男友那麼疼惜她了。而這個她先生變得像她的另一個孩子,總要三催四請才叫得動,而且往往「先生」會回一句話:「現在不要煩我,我待會就去﹗」、「我聽到了﹗」讓身為太太相當氣餒,就會一股氣湧上心頭:「這是我們兩人的事,搞得我好像很嘮叨,好像我自己一個人的事然後要求你﹗」。筆者曾經跟這些扮演「先生」角色的人問過,如果您加班回家,發現太太正在對小孩發飇要他們趕緊睡覺而口出惡言時,做為先生的您要如何因應?有的先生表默不做聲;有的先生會回「我要對我老婆曉以大義,不能罵孩子,因為這是口語暴力」;有的先生則說:「我不會在孩子面前說我老婆,但我會在睡前房門關的時候,告訴她不能罵孩子,這檥對孩子不好!」‥。
這些答案都有道理,但是不知是誰曾說過,「家庭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一講理就會傷感情,因為在爭道理時,往往不是你對他錯,就是你錯他對,總有一方受傷害。因此,筆者認為最安全的做法,是採取「同隊隊友」的想法,先生直接請太太休息並表示她很辛苦,然後接手管教小孩(至於用什麼方式,就用爸爸(你)的方式,記住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批評太太。雖然先生加班可能已經很累了,但是這是結婚有孩子的先生所要承擔的,結婚後,夫妻一體患難與共,這是很自然的事。千萬不要講道理,不然會有很大的機會換來白眼珠,然後聽到太太的反應是:「你這麼行,以後你來叫他們上床﹗」,然後這個先生還不知道錯在哪,還覺得太太「不可理喻﹗」,種下兩人關係的裂痕。
在我們的社會中,不太教導男性結婚前後角色的轉換,為什麼我說男性呢?因為基本上我們的社會在傳統上還是一個父權的社會,傳統守舊的社會是男性權力比女性權力大,讀者不覺得為什麼婚後總要「嫁到」先生家,過年除夕總要在「先生家過年才覺得合理」這是奇怪的嗎?如果反省到性別平權的概念,為什麼不能一年過年在男方家,一年過年在女方家?有的家庭乾脆不解這道題而選擇出國旅遊。筆者在此要建議單身未婚男兩點:
1. 結婚不是追求對方的任務結束,而是開始非一個人的「同隊盟友」的新生活。這是把夫妻視為同一單元,生命共同體的做法,你的種種行為不再是考慮你一個人。筆者看過很多家暴的案例,婚姻中的男性仍然維持像單身婚前的興趣,就是仍然保有單身時的活動,太太因此碎念。維持單身時的興趣而去行為不是不行,但婚後要考慮你另一半的觀感。比如說:單身時你就有習慣心情不好時飇飇車,婚後,太太可能對此擔心,就要好好溝通這種做法是否適宜?不是「如果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如果是這樣就會變成「大XX主義」),因為你多了一個「先生」的角色,甚至還多出了「爸爸」的角色,你已經不是一個人了。
2. 要仔細反省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爸爸怎麼對待媽媽的,這些對待拿到現今性別平權為主導的社會中合適嗎?你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而不自知就踏入婚姻。
當達成這兩點覺悟,在踏入婚姻時,你就遠離了「愛情是婚姻的墳墓」。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 李維庭 臨床心理師
我們還是同隊隊友嗎?
2023.01.09 14:12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作者其他報導


玩美角落點亮社區暗巷 小手畫家攜手彩繪家園 

2023-03-21
3/17、3/20-3/26 網頁防護機制測試
2023-03-15
基隆河的嬌客 鸕鶿 首映會開講
2023-03-21
眷永家人市集 馬祖新村暖心開展
2023-03-21
白月節的喜樂與哀愁
2023-03-21
圓夢大舞台大膽秀自己
2023-03-21
57遊學社-走訪地方風情
2023-03-20
廢棄木棧板化身堆肥箱 自家廚餘自己處理
2023-03-20
踩踏基隆地景 發覺在地街角故事
2023-03-20
機械手臂搖給你喝!無人飲料店成新潮
2023-03-20
溪湖鎮後溪媽祖回娘家-廿四年的大盛事
2023-03-19
勞動部澎湖就業中心22日徵才活動 釋出230個職缺
2023-03-16
中華電信謝繼茂言行[旗山大樓的樹砍了]卻號召種樹?捐款林務局1000萬元?
2023-03-15
高山症 風吹就咳 走路就晃

2023-03-15
嘉義縣水上鄉112年健行嘉年華活動
2023-03-20
輪椅 拉自己一把 也需要社會 拉她一把
2023-03-15
基隆12生肖橋背後的故事
2023-03-16
新光銀行幸福一畝田 創造環境與公益共好循環
2023-03-16
世界跨文化與宗教對談大會主席於以色列發布2023年-2045年的和平計畫
2023-03-15
有故事性的帽子,友人離世為她完成最後的遺願
2023-03-18
房市星際大戰全面開打?
2023-03-15
黃牛票只能用「社會秩序維護法」規範? 應加強防止不肖人士從中獲取暴利
2023-03-15
112年3月11日--公民新聞報 0957
2023-03-15
台鐵落軌事件頻傳 高雄站將試辦新閘門
2023-03-18
溪湖鎮後溪媽祖回娘家-廿四年的大盛事
2023-03-19
基隆有早餐店為偏鄉學童做出溫馨的漢堡
2023-03-15
青年節公益串聯 竹崎救國團關懷長者

2023-03-19
2023公民新聞師資工作坊 培力公民記者進入社大教學
2023-03-15
副刊「歡喜婆婆」:“跛脚老馬奇遇記” 八嬤嬤講故事 作者:蘇君瑤
2023-03-18
大村鄉過溝村毛巾操、廣場舞超熱門,一起作伙相揪來運動..
2023-03-21
輪椅 拉自己一把 也需要社會 拉她一把
2023-03-15
圓夢大舞台大膽秀自己
2023-03-21
史博館《回家紀》X《Colors in NMH》館舍修復影片發表

2023-03-16
永慶房屋「大手拉小手」公益園遊會 4/15相揪做公益助植物人
2023-03-16
老照片說故事 三重社大活動找回往日時光

2023-03-16
2023年PeoPo公民新聞暑期實習營 3/15 12:00開放報名!
2023-03-15
玩美角落點亮社區暗巷 小手畫家攜手彩繪家園 

2023-03-21
七十三公春祭大典 紀念客家先民保衞鄉土精神

2023-03-19
高鐵新車採購敲定 12組新世代列車最快116年上路
2023-03-15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