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瑞典藝術家視角的內觀自醒及綜觀永續之美
ESG 是什麼?ESG涵蓋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個層面,是為衡量企業的「永續性」指標。消費性時代下,如何「永續發展」仍是各企業主最重要之課題,近三年來全球受到地緣環境、政治經濟、新冠疫情、歐洲能源危機與極端氣候等風險持續影響,後疫情時期,各國仍處於內憂外患紛亂之際,而企業也紛紛將「永續」置於重要發展方針,ESG持續成為國際間關注之焦點。
在消費性時代下,人們每天看似「僅有一點點的浪費」,積累起來的數字卻相當驚人。根據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皆浪費近 10 億噸的食物,約為過去的兩倍。在台灣,每年的食物浪費量約為 384 萬噸,相當於 1 萬 3500 座 101 大樓;舊衣回收量則約 7.8 萬公噸,創下 10 年來新高。不論是從企業永續發展的趨勢或是生活環境永續角度,都可看出ESG對個人、企業及社會已有一定程度覺醒及影響力。近年來更有許多當代藝術創作者透過影像藝術,喚起觀者對於生態和文明永續的感知,以最謙卑的姿態回歸本質、自然與生活。
從個人內觀自醒,透過「痕跡」找尋人性情感與意義的永續連結
▲小山俊孝《後當代表現主義 #133_b》,攝影、無酸藝術紙,2021。(圖/飛皇畫廊提供)
永續不僅是企業課題,更多行動必從個人發跡與自醒。藝術家小山俊孝從攝影尋求生而為人的內觀風景,讓觀者意識到物件背後隱含更多由人與事件連結的記憶與永續情感,物性文明主義的時代,快時尚帶領了更多汰舊換新的事物與習性。藉由拍攝「痕跡」,尋找人性的情感與之存在意義,其拍攝的皮革、牆面等物件,大多因人長期使用而老舊磨損、 佈滿人與物的互動記憶,近距拍攝手法使物件脫離整體,從而展現個體內在特色。痕跡所形成的抽象畫面,建構出人意志的自由與永恆,象徵著人類自我意識的追求,是聲聲溫情的呼喚,表現出物性文明裡人性的光亮特質。
將大自然視為永恆的靈感泉源,與自然界和野生牽繫的感知創作
▲Johan Siggesson《From The Adyss》,攝影,2017。(圖/飛皇畫廊提供)
在瑞典小鎮出生的 Johan Siggesson(約翰‧希格森),從小對動物和自然界充滿了熱情,童年時光多半充斥著釣魚、觀察動物和在林中玩耍,與大自然和野生動物建立了特殊的情感牽繫。在第一次的野生動物園之旅,則開啟了全職投入野生動物攝影之大門,所創作出的攝影畫面源於長時間耐心在野地裡等待,擅於補捉野生動物的美感和瞬間永恆,使觀者重新檢視環境永續對自然界的重要性,喚起更多人對永續議題的行動與關注。
2023年飛皇畫廊首波藝術博覽會One Art Taipei,將最深刻的攝影藝術小山俊孝 X Johan Siggesson (約翰‧希格森) 從個人內觀到綜觀大自然視角相互呼應,推出年度藏家必收引領期盼之攝影作品。詳情請至官方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feihwangart
One Art Taipei 2023 藝術臺北 X Fei Hwang Art 飛皇畫廊
展覽期間:2023/1/13-1/15
展覽地點:JR東日本大飯店-1414 展間(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33號 )
展出藝術家:
約翰·希格森 Johan Siggesson
小山俊孝Koyama Toshitaka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