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博覽會重磅回歸 凝聚91校共展實踐成果

文字-A A +A

張紘綸、林容卉|報導

 

  教育部於上月19日至20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2022 USR EXPO),以「大學築光.智滙永續」為主題,展出累積兩期計畫的實踐成果,共計91所大專院、196個USR計畫團隊與其他長期投入社會責任實踐的社群團體共襄盛舉。

  教育部推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計畫」, 聚焦在地連結、人才培育、國際連結等面向及各項議題,期許USR計畫在大學社會參與中扮演重要角色與推手。鼓勵發揮專業知識及創意,改善學用落差;促進在地認同與發展,進而邁入接軌國際之願景。

  第一期計畫已有階段性收穫,可望第二期計畫執行後持續擁有豐碩成果。教育部亦成立「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作為促進USR計畫整體發展工作之平臺,將從多方角度與各大學及USR計畫執行團隊協力落實USR目標及效益。 期許團隊執行計畫過程中展現其影響貢獻,繼而實踐環境、社會及經濟等層面之永續發展。

社會責任 包山包海

  文大本次設展項目為「光明頂」,因陽明山長期缺電問題,希望用公民電廠的方式,來點亮陽明山。這項活動是與新北市智慧綠能合作社簽訂興建公民電廠,第一座學校公民電廠則是坐落在本校大賢館。因為陽明山氣候因素,所以在建材上的花費處理相對多了不少;歸咎於氣候,太陽能板運作效率堪比中南部地區比平地好上許多。收集到的電,最後會轉賣回台電,這筆錢也會用作急難救助金回饋學生。

  臺灣海洋大學「智慧樂活水產村」,以「導入智慧養殖技術」與「營造樂活觀光休閒漁村」為兩大主軸,與場域內的漁產相關業者、漁村社區、官方推動單位以及各級教育單位合作,推動漁村創生與青年人才培育的產業共創計畫。負責人-蔡之庸表示,養殖方面用水質偵測、遠端控制讓其科學化控管,包誇導入益生菌使水質得到改善、開發健康魚苗,也成功活化一個廢棄魚塭;漁村方面則與小農合作,把農業剩料用循環經濟發產成產品,傳承漁村傳統技藝開發文創商品。

  「惡地重生」國立成功大學透過惡地協作專案來建立區域共學圈,透過鏈結區域網絡,來協助極限村落發展在地經濟。成大開設各種課程把學生帶進這些社區,進行訪談、基本調查,試著替這些地區想出新的可能性。

  「惡地重生」分為三大主題,包含:「新體驗」-連結大學專業挖掘在地自然、人文、產業遺產,發展鄉村區域的深度旅遊模式;「新產業」-藉由系統性盤點與分析在地資源、產業動態及社會動能,由農產加值、構竹創新、循環經濟三面向切入,發展跨區產業振興網絡及策略行動;「新資訊」-建立惡地數位人文及空間資料庫,對內協助大學之行動發展,對外展現地方創生之DNA,提高區域創新之效益。

實體策展 求新求變

  教育部自2018年起推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至今已走過五個年頭,博覽會受疫情影響,2020及2021年皆採線上博覽會方式辦理,今年以實體展結合微線上展重磅回歸,今年特別規劃「大地餐桌」,結合地方自然環境、生活文化和在地食材,提供一場味蕾上的環島旅行;演講活動同步線上直播,讓未到場參觀的民眾也能參與互動。

  現場所有展出內容都能在USR EXPO官方網站閱覽,「穿越高教藩籬,大學就是永續實踐家,USR讓大學與地方攜手,定義大學的新篇章。」——2022 USR EXPO。

■本次2022 USR EXPO主視覺設計。      林容卉|攝

■文大「光明頂」公民電廠,改善陽明山地區電力脆弱、維修遲緩。林容卉|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22

文化一周

加入時間: 2007.05.22
747則報導
380則影音
3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大學社會責任博覽會重磅回歸 凝聚91校共展實踐成果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2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2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