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下歷史容顏‧走讀剝皮寮文化街區

嵌入:
文字-A A +A

    穿梭在臺北市萬華區的老舊巷弄中,有一處名為「剝皮寮」的老街區,這裡依然延續著百餘年前清代街道的風貌,紅色的磚牆、拱型的騎樓、雕花的窗櫺,呈現典雅樸實之美。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龍山寺旁,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擁有獨特之歷史文化和建築特色。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以融入式教育與文化之理念,使其作為推展鄉土教育之園地,將學校教育和社區文化相結合,規劃不同主題展覽,及剝皮寮相關歷史特展,並辦理各項教育活動,以達寓教於樂的功能。

    (剝皮寮)此街區是一條在清朝即形成的街衢,自2009年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成為傳統與創新、歷史與創意相互交織揉合的場域。

※腳下鋪地的紅磚,埋藏著許多的彩蛋,仔細一看會發現不少刻有「TR」和「S」的英文字紅磚,同時搭配菱形的格紋,原來TR是「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簡稱,S則是英商「撒木耳煉瓦會社」的簡稱,它們都是日治時期台灣紅磚的代表作,有著紅磚界LV的暱稱,用這些紅磚來蓋房子就代表著主人家非富即貴,人字形的舖設方式,更蘊藏著人丁興旺的美好寓意。(Photo By Lotus註解Down Load自網路)

公民記者大姐Lotus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報導

P.S「剝皮」的名稱由來有許多說法,有的認為「剝皮」之名來自於剝樹皮或是剝獸皮,也有的認為「剝皮」是「北皮」閩南語的諧音,因為據說清代的地契上曾以「福皮寮」、「福地寮」為這裡的地名,到了日治時期則被改為「北皮寮街」,不論何種說法正確,它曾經展現的光輝歲月和歷史價值,是無可取代的。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6

加入時間: 2007.10.20

大姐lotus

加入時間: 2007.10.20
443則報導
428則影音
3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5:06

◎花樂舞春風‧111後山埤感恩祝福音樂祭

2023-01-13
瀏覽:
4,346
推:
124
回應:
0
9:50

◎感恩祝福與傳承‧仙樂飄飄後山埤

2023-01-12
瀏覽:
3,765
推:
138
回應:
0
9:44

◎戀戀南港後山埤

2023-01-10
瀏覽:
3,602
推:
125
回應:
0
3:52

◎當鼓聲響起

2023-01-08
瀏覽:
3,499
推:
134
回應:
0
5:33

◎Mihumisang‧藝起向前行

2022-12-30
瀏覽:
3,097
推:
91
回應:
0
1:59

◎後疫情時代‧漸凍人醫療照護迎來春天

2022-12-14
瀏覽:
2,408
推:
96
回應:
0
4:00

◎2022聖誕傳愛‧耶誕點燈

2022-12-09
瀏覽:
2,676
推:
122
回應:
0
3:33

◎主婦聯盟綠主張 共同消費‧改變世界

2022-10-07
瀏覽:
4,771
推:
157
回應:
0
4:20

◎凝視歲月痕跡‧遙想百年風華

2022-09-27
瀏覽:
4,085
推:
155
回應:
0
8:03

◎失智家庭大風暴

2022-07-07
瀏覽:
3,895
推:
124
回應:
3

◎拍下歷史容顏‧走讀剝皮寮文化街區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7,250篇報導,共12,21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7,250篇報導

12,21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