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無病識感拒就醫 可從困擾著手

嵌入:
文字-A A +A

許多精神疾病患者擔心旁人異樣眼光,或是本身沒有病識感而不願意就醫,無法盡早治療造成病情惡化的狀況,專家建議當遇到不願就醫的情況,親屬可以透過病人較困擾的地方作為引導,並且記錄每天的狀況可以慢慢培養病識感。

病識感就是對自己疾病的認識和接受程度,沒有病識感的狀況,相較其他科別,精神科較為常見,因為精神疾病大多為主觀感受,不像生理疾病有影像學檢查可以讓病人更具體了解自己的病況,所以患者經常認為自身情緒起伏的狀態是正常的,導致不願意就醫,親朋好友感覺到不對勁,想勸醫也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心築身心診所醫師彭柏瑞表示:

「比如說我們真的覺得他變的不太一樣了,想要說服他或是請他去醫院評估的時候,可以從他比較擔心焦慮的部分來著手,譬如說憂鬱症的話可能常常有一些症狀像是失眠啊,或是變得比較沒動力阿做事沒辦法專心,甚至比較嚴重會有想不開的念頭,那麼當這些症狀發生到很嚴重的時候,他們應該會覺得很困擾,所以可先從他們比較困擾的部分來著手,跟他們說如果真的無處抒發,可以到醫院評估,像焦慮症可能會有一些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所以他們可能會身體不舒服的情形,像是胸悶心悸喘,如果有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就可以針對這些症狀來讓他們知道自己可能需要到醫院評估。」

病患在治療過程,親屬給予陪伴和肯定也很重要,讓病人不會感到孤單,透過家人的關心和醫院的衛教,可以讓患者的病識感提高,增加就醫的意願,對此彭柏叡表示:

「是可以慢慢增加的,因為在很多人突然被告知他得了甚麼病,譬如像癌症,很多重大疾病,他們剛開始是沒辦法接受的,但隨著時間他們慢慢了解這個疾病的症狀是甚麼,然後醫護人員座衛教,以身心科來說的話,我們會請他記錄最近的狀況,情緒身體狀況的變化,記錄一段時間做比對,讓自己察覺自己真的有狀況,或是網路上也有很多量表都可以來使用。」

面對精神病患者,能夠做的就是去了解他的狀況,要用同理與關心的態度來陪伴他了解他,針對他所比較在意的問題來給予協助,讓病患知道還有人一直陪著他,就有更多勇氣戰勝疾病。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劉書雅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5.12.07

華岡廣播電台FM88.5

加入時間: 2015.12.07
2,390則報導
2,389則影音
12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42

偶像周邊文化引領消費風潮

2024-05-21
瀏覽:
1,887
推:
0
回應:
0
2:00

跆拳道高手如雲 66歲組別激戰

2024-05-20
瀏覽:
3,782
推:
0
回應:
0
1:55

動漫文化興起帶動二次元商品熱潮

2024-05-20
瀏覽:
1,402
推:
0
回應:
0
1:50

高爾夫風潮 普及與年輕化趨勢

2024-05-17
瀏覽:
4,532
推:
1
回應:
0
1:39

寵物新商機 寵物市場需求攀升

2024-05-17
瀏覽:
4,444
推:
0
回應:
0

跆拳道高手如雲 66歲組別激戰

2024-05-16
瀏覽:
3,511
推:
0
回應:
0
1:39

校園誹謗事件 保護學生聲譽

2024-05-16
瀏覽:
1,845
推:
0
回應:
0
1:47

新北運動熱區 地板冰壺免費課程

2024-05-16
瀏覽:
2,151
推:
0
回應:
0
1:31

便秘不容小覷 宿便恐引發癌症

2024-05-13
瀏覽:
1,498
推:
0
回應:
0
2:05

強身健體 攀岩有效鍛鍊肌群

2024-05-10
瀏覽:
3,919
推:
1
回應:
0

精神病患者無病識感拒就醫 可從困擾著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7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7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