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展現貓空自然文化風貌 2022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登場

2022/10/23 20:31
2,69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李婉如/ 報導】「里山川」為貓空、指南山地區以公私協力模式發展觀光與促進產業發展所形塑之品牌活動,結合北市府各單位及在地團體如指南宮、木柵區農會、社區發展協會等之民間資源共同促成。為響應里山川精神,文化局2022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特選定貓空指南山作為策展區域,尋找人與自然間和諧共生的里山精神,並邀請藝術家李蕢至、成若涵和優人神鼓帶來3場藝術行動與藝術作品設置。李蕢至透過收集自然落葉、竹子等材料打造融合自然元素的藝術作品「山水螺旋」;成若涵則以其擅長的紙雕藝術描繪在地人文風貌,還有優人神鼓舉辦原創儀式劇場演出,帶給觀眾「亦觀亦演」的精采體驗,另外規劃10場工作坊活動,邀請民眾領略茶葉文化、廟宇巡禮等貓空獨有的文化體驗。

照片

▲台北市文化局長李麗珠致詞。(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貓空鄰近臺北郊區,是臺北的後山區域,山裡古道縱橫,連結深厚的茶產業歷史。2022年臺北市的地景藝術計畫在貓空地區展開,希望透過人的感官體驗,以地景藝術的行動和裝置帶領民眾體驗貓空茶園里山、木柵宮廟文化,感受豐富的人文歷史、宗教、產業與自然生態。

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為打造作品「山水螺旋」,收集指南山系森林落葉,以連結山林的自然代謝,以竹子、落葉、鋼筋、鐵網為材料,在貓纜指南宮站綠光平台上,創作呼應自然環境、宗教信仰與堪輿學的公共藝術裝置,李蕢至參考在地廟宇指南宮在堪輿學上處於龍頭穴的位置,結合自然環境中螺旋流動的造型與山水形象,創造連結人與自然關係的象徵性作品。

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則連結貓空茶產業的田園故事、尋訪聚落、爬梳在地歷史發展脈絡,並轉譯成為手感圖形創作,在纜車貓空站設計大型鐵雕地景裝置—「一起生活」,以貓、山林茶樹、壺穴為輪廓造型意象,刻劃出泡茶聚會、約會看夜景、參拜指南宮等貓空生活軌跡,利用地景藝術視覺作品,讓民眾深刻體驗貓空的人文環境底蘊。指南宮及指南里里長協助認養這兩件公共藝術作品,讓這件作品能留在貓空中。

照片

▲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在貓纜貓空站設計大型鐵雕地景裝置「一起生活」。(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除了靜態地景公共藝術作品外,長年在大自然中,以道藝合一為精神,在山林劇場中創作表演藝術的「優人神鼓」11月6日將在貓纜指南宮站綠光平台演出,推出原創沉浸式劇場,開放觀眾自由遊走其間,透過表演者身體樣態與行為展現下,開啟與生態環境的對話,帶給現場觀眾「亦觀亦演」的精采觀劇體驗。

2022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自即日起至11月13日期間,除了設置以地景藝術作品和藝術行動外,也辦理紙雕工作坊、茶文化體驗和指南宮巡禮等10場精彩活動,延伸貓空地理空間的主題對談,呈現創作者對於在地人文環境的觀察與深刻的體會,邀請民眾踏入貓空山林,認識在地迷人的文化故事,活動報名訊息可上走靜貓空網頁查詢2022臺北地景公共藝術各項導覽與活動。詳見官網https://www.landarttaipei2022.com/ ;走靜貓空 https://maokong.travel.taipei/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