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到來,與病毒共存 大專院校防疫政策2.0

文字-A A +A

張紘瑋|報導

  今年4到5月,本土疫情瞬間飆漲,許多大專院校又和去年5、6月一樣改採遠距教學的模式上課。對國人而言,確診人數破萬已成常態,臺灣的社會也逐漸朝向與病毒共存。

  全臺各大專院校於本月初陸續開學,校園的防疫政策是師生和家長共同關注的焦點。由於當前臺灣的疫情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且病毒不斷地在變異,對此,教育部也擬出了新的防疫措施。

校園防疫規定 2.0 新上路

  教育部於上月22日公布「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各級學校開學防疫措施」,以大專院校為例,若學生於學期間確診或快篩陽性,在實施 7 天居家照護後,期滿無症狀即可入班上課;若學生與確診者或快篩陽性者有接觸,則視情況進行快篩或自我健康監測。

  新舊政策間的最大差異,在於一人確診,是否會影響全班同時停課。面對病毒的變異和疫情的不確定性,文化大學護理教師林雅音建議,當自己的免疫力夠強,確診的機率也會降低。而提升免疫力的方式非常多元,其中,維持規律的睡眠、飲食和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最重要的,平時也要隨時做好自我防護。

學生配合防疫 杜絕延燒

  文化大學社福系三年級的蘇芮嫻說:「雖然在今年五月時已經有確診過,但當時的症狀較為明顯,新一波的疫情來勢洶洶,仍會害怕重複感染。另外,由於自己是住在學校宿舍,在迎接新學期新生的加入,希望學校能持續宣導防疫期間宿舍的相關規定,否則可能會讓新生感到混亂。」

  文化大學教育系三年級的董維說:「上學期的某堂課,要在期末時繳交一件作品,但受到今年 4 月底學校的遠距教學政策影響,課程做出調整,繳交作品的計畫被迫取消,覺得這是比較可惜的。和遠距教學相比,還是比較喜歡實體教學,對學習成效也更有幫助。」

  逢甲大學企管系三年級的方微真表示:「目前校園的防疫政策感覺放寬了許多,但疫情仍然居高不下,若同學為密切接觸者,希望能依照規定落實居家隔離,並主動通報學校,不要在居家隔離期間照樣到校上課。」

  另外,逢甲大學也於上月31日發出公告,校園門禁採一級管制措施,非受邀的訪客不得進入校園。

■未來疫情的發展仍是未知數,平時應持續做好自我防疫措施,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

(攝|張紘瑋)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22

文化一周

加入時間: 2007.05.22
747則報導
380則影音
3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開學季到來,與病毒共存 大專院校防疫政策2.0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7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7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