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看不見的地方,攜手點亮一盞光!

2022/08/25 15:11
3,246次瀏覽 ・ 3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作者:簡嘉宏 世新大學

在影片裡有一句話深深的吸引我,一名社工系女孩母親來自越南,生父是台灣人、繼父是泰國人,在這一連串多元家庭背景成長下,她的童年遭受到了同儕的嘲笑與不平等對待,對她來說除了是一段不好的回憶,也成為了她往多元文化努力、研究的一個動力。

她說相較於其他同系在做一樣的事的人,她是有相關背景經驗的人,所以在做同件事情時他能較快去領悟體會他們的想法,更能去達到他們所要的幫助,這就有點像是利用自己的經歷來幫助類似於自身經驗的人,提早避免同樣的問題產生。片中透過與女孩的對談,以及側拍女孩與其他新住民在工作時的樣貌,呈現出新住民在台灣遇到的困難及如何去幫助他們避免,唯一不足可以更好的是我覺得能找更多新住民採訪,使議題更廣泛的討論。

還有一幕是一群學生到二林這個地方考察當地一些老舊房屋背後的歷史與現在產業的背景,透過學生與當地耆老的談話道出當地較少人知道的故事,也能紀錄下這片土地這幾十年來的演變發展、和當地人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學生們能更了解自己現在生長在的這片土地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才有如今呈現的樣貌。

這部分我覺得呈現的很好且是我想不到的一個手法,透過學生與長者們的對答,道出當地人知道的事件,不只是對文化傳承有很大的影響,在社會關係上也讓那些老人們有機會與人交談,不再孤獨,有的時候他們只是想要一個人陪伴他們聊天僅此而已,且也有機會讓他們對於自己信心大增,因為講出來的故事會讓聽眾嘖嘖稱奇,老人們也能藉此回憶許多過往的一切。

最後一個是跟小孩有關的,在影片中偏鄉社區參與的活動,讓不只是小朋友們有一些簡單的製作屬於自己的燈籠結伴在活動當晚展現,早上長者們也有像搓湯圓等等的活動可以一同參與,建造一個社區營造的氛圍,讓在地的鄉親對這份土地有更多濃厚的情感與回憶。

在影片最後花絮有2030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理事長說到:「困這個字外面雖然有框框,但在突破之後裡頭的木是會長大茁壯的,也就不會有不好的循環。」

我自己是認為這個形容跟他們協會主要在做的事情有相互應,他們主旨在「看見台灣貧困生活需求田野調查及培力計畫」中,因應各組織及團體的本質,發展出因應其服務內涵而產生符合各自發展,且又能因應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辦理合作的目標,累積對於貧困議題的現況,呼應協會意求了解貧困議題的目標。改善此現況跳脫循環過上較好的生活,利用專刊與紀錄片,帶來真正的發現,取得更大的能見。

對我而言,所謂的貧困在大多數人印象中較是在偏鄉地區的社區、學校等等發展較不齊全或是交通不便的地方,或是在都市中一些角落有著弱勢族群在努力的為生活打拼,透過此紀錄片介紹各式不同的景象,讓我更深入了解貧困真正的實況究竟是什麼樣子。

※你還沒看過紀錄片嗎?
影片網址:https://reurl.cc/g0El4p 在此,歡迎點閱並傳閱出去!

(封面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與當事人無關)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