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戲劇共探樂齡人生, 「家」的多樣風景

2022/08/19 15:54
2,601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我們的家-多樣的風景》戲劇計畫成果演出:

演出資訊:2022/09/01 (四)14:30 信誼好好生活廣場 知新劇場B1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51號)

報名表單:https://pse.is/4e5r5k

在家裡面你最常待在那個角落?為什麼?成長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曾成為你的家?最喜歡和不喜歡哪裡?走出家門口,社區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變老了之後你想住的地方和社區的樣貌?老了之後,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家?

照片

(圖片攝影:一梅馬影像 張靖驩)

青銀共創,多元族群,共探樂齡人生, 「家」的多樣風景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張嘉容導演/心理諮詢師, 今年夏天帶領水面劇場的資深藝術群與團員、35歲以下的青年朋友,50歲以上的樂齡族群、家庭照顧者們, 一起走進「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資源中心」、「大同昌吉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分別進行《翱翔-多樣的風景》、《我們的家-多樣的風景》兩個戲劇計畫。

水面上與水面下七月份剛創作演完《翱翔-多樣的風景》,緊接著馬上創作《我們的家-多樣的風景》,用戲劇工作坊探討不同族群面對「家」的各種議題,即將於9/1 (四)舉辦成果展演。邀請關心樂齡風景、社區生活以及對戲劇好奇的社會大眾,走進位於郵政總局旁邊的知新小劇場,共探樂齡人生 家的多樣風景。

照片

(圖片攝影:一梅馬影像 張靖驩)

 

計畫的三種成員

35歲以下的青年包括:未來的國小教師、現任職能治療師、演員;水面劇場的年輕團員,包括教育系、表演藝術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大學生、學期實習生等。他們在計畫中或者加入表演,擔任設計、用文字書寫探索「家」的議題、或者擔任技術、行政共同學習也共同創作。

50歲以上的樂齡成員包括:大學講師、前雜誌主編、前記者、故事媽媽、即將退休的會計、資深家排排列老師、手工皂老師等等。他們有 許多都同時是家人已離世的畢業照顧者,或是父母家人陷於亞健康的現任照顧者,或是克服癌症的樂齡朋友。

家庭照顧者包括:罕見疾病兒子已十八歲、自閉症孩子已經二十二歲的朋友等等, 來自中正區和大同區。

照片

(圖片攝影:一梅馬影像 張靖驩)

 

跨領域資深藝術家帶領水面青年團員、樂齡族群、長期照顧者共同創作

戲劇編導、心理諮詢師,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張嘉容規劃議題和帶領工作坊成員創作;建築師陳宣誠,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 主持建築師,擔任本創作的舞台設計;無垢劇場的燈光設計,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教授鄭國揚,擔任本創作的燈光設計;音樂家陳世興 擔任本創作的現場演奏;資深臨床心理師、心理學博士黃鏡澄擔任計畫的偕同指導。

 

運用的創作理論和工作方法:「水面劇」(Aqua Round Assembly Theatre)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經過長年工作,發展出自己的劇場理想。在戲劇類型上,藝術總監暨編導 張嘉容 結合戲劇治療、表演藝術及社會參與式藝術理論,融合「紀實互動劇場」、「參與式劇場」、「沉浸式戲劇」、「療癒系劇場」,以及與自身經驗發展出的戲劇演出類型,張嘉容將之命名為「水面劇」(Aqua Round Assembly Theatre)」(張嘉容,2019)水面劇(aqua round assembly theatre)意味著,人人都可以聚集(Assemble) 在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一起活出「活水源頭」。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