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寶寶看廣慈BOT案:為何社福設施僅少部分用作弱勢族群的特定資源 系列報導107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弱勢團體不知道是怎樣理解政府的這種慷弱勢資源之慨的德政呢?

@@@@@@@

收到朋友寄來的信,I am a Taiwaner not Taiwanese,找到網站上有文章:

建議大家把Taiwanese 這個詞,改成Taiwaner

http://matisblog.com/?p=96

正想為何要咬文嚼字,想想也對,現在時代潮流,很多我們流行文化語彙也在改:

例如:原住民(山地同胞)、新移民(外籍)、街友(遊民)、志工(義工)、社會福利利法(社會救濟法)。。。

而廣慈博愛院之前身為台北市立綜合救濟院。

可見原來的社會福利是用在弱勢族群的特定的社會救助功能。

不懂為何台北市政府將廣慈博愛院BOT後,服務的對象為何僅有少部分的設施是保留給弱勢族群。

廣慈博愛院BOT案(65,091平方米)經過不知怎樣的都市計畫更新,社福用地29,099平方米─剩下不到一半44.7%。其中有四棟建築物,僅一棟回歸政府經營管理,所以整個BOT案政府實際能掌握的社福資源約略僅十分之一左右。弱勢團體不知道是怎樣理解政府的這種慷弱勢資源之慨的德政呢?

而其中政府要求投資額:社會住宅5.0億─75千元/坪,為本開發案的最小投資金額為30.25億元的六分之一。沒有提到其他商業區、公園區部分的規劃規範,也就是空白支票讓開發商自行運用。而活力健康區20,500平方米中有6,500平方米,也是由乙方自行規劃,到現在所有的資訊中,並未提出乙方規劃內容。政府真是拿國家社福資源,做財團營利的工具,真讓人傷心與惋惜!!!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6則報導
291則影音
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好奇寶寶看廣慈BOT案:為何社福設施僅少部分用作弱勢族群的特定資源 系列報導107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46篇報導,共12,8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46篇報導

12,8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