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教育人權向前走

2010/09/02 11:56
1,605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近日台灣教育的問題引發眾多討論,在學階段的學生們,最常有的兩大壓力,第一個不外乎就是課業壓力,另一個則是人際關係的壓力,調查發現在台灣國中學生的升學壓力非常大,數據顯示有85%國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16.4%甚至不足6小時,身體無法維持修護及壓力調節的機能,且根據統計台灣的國中生在校時間平均一天10.1小時,近二成國中生週末還要到學校考試或上課,估計一年在校時數約1979.6小時,遠超過芬蘭的829小時、日本868小時,同時,四成一的國中生每天早自習都要考試,四成六課後要補習。

沉重的課業壓力下,導致台灣學生個個努力拼建中、北一女,價值觀已改變,正值青春時期的青少年,都希望受到同儕間的認同並尋找存在價值,當學生無法在課業上得到成就感,將會導向人際關係發展,甚至利用其他方式引起同儕、師長的關注,往往問題的發生都是從國二升國三這階段開始,因這階段是大家準備努力向前衝的時期,每天考試、週考、晚自習、每週排名,學生們相互競爭,這時卻忽略了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在學校找不到存在的價值,進而逃避的心態產生,而衍生出翹課、校外鬧事的事件發生,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朱台翔呼籲,國中教學不正常,然而即將召開全國教育會議,未見教育部企圖認真處理校園真實生活,呼籲政府必須正視,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齊殷表示,教育部應著重國中教育改革,因為在升學主義氛圍下,使得不會唸書的學生被淘汰,容易產生焦慮而自我放棄。

教育人權的落實,不是只有學生本身,老師、家長也是重要的一環,李家同強調,「其實,我們還是應該就記住一句話,叫做『一個都不能少』,每一個人,我們都不能放棄,只有在愛與關懷下,小孩子不會變成我們社會上的邊緣人。」教育部部長吳清基在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發表論文表示,將積極加強人權教育,使人權教育能與師生之生活經驗發生關連,促使教師在教學時,能有與生活經驗充分結合之教材,促進人權教育之推廣。而大會主席洪道子博士更呼籲:「天賦人權是上天賦予人類的一顆博愛、慈悲、包容、寬恕、勇敢、正義與智慧之心,為了普世的人權價值,讓人人活得有尊嚴,生命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世人更應該發揮正義之心共同造福世人。」許多學校的校長、師生也發揮正義之心,在2010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已發表數萬篇論文、文章,這股正面的力量在各界造成巨大迴響,將近200國一同參與,也在此看到希望與未來!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