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辦學創造平等受教權 中華民國國際慈善文教協會送愛緬甸

文字-A A +A

採訪/許尹羚、編輯/邱羿慈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際慈善文教協會由一群熱血志工共同組成,並成立了緬甸華文教育團,讓每個緬甸的孩子有公平學習的機會,深耕青年志工培訓及建立多角化公益平台,並持續進行偏鄉辦學、送愛到緬北、認養陪伴資助計畫等公益活動,截至目前已將不同資源分配至緬北各地,超過25個村莊、近60所中文學校,抱持著「用服務學習,創造人與人間的連結,搭起國與國之橋梁,讓故事流動,讓力量帶來新的可能」邁向永續,讓這份溫暖的連結永不停歇。

 

不分宗教種族 為孩子教育環境努力

團長林語珊自學生時期就很喜歡從事志願服務,她認為做志工可以認識到一群充滿正能量的人,或是認識廣泛的議題。林團長因緣際會到了緬甸當地的中文學校,然而這些學校都無政府經費支持辦學,大多是由其校友及鄉民樂捐贊助,勉強維持學校運作,很多偏鄉學校環境簡單,教室偶爾漏雨吹風,也阻擋不了孩子們對學習的渴望,在當地可以直接使用中文與學生或家長溝通而無語言阻礙,相似的文化背景使人更願意為這個平常觸及不到的偏遠地區孩童付出。

(圖一)緬甸中文學校的環境

 

志工團的計劃維持了5年,總計逾200位志工深入緬甸服務,在一次又一次接棒式的短期志工服務,發現到當地教育資源的不足,她認為各地的孩子不分種族、宗教背景,也不帶有政治目的,都應該擁有良質的教育環境,然而許多需求需要其他計劃配合輔佐,例如:教學物資不足、校舍環境及學校硬體設備低落等問題,有些地區甚至缺水缺電,這些問題都急需招募物資,並與當地偏鄉辦學單位合作。

 

當習以為常被視為奢侈 珍惜手中的教育資源

在當地使用的教材是早期國編版的黑白教科書,然而這些教科書還要往下傳承給學弟妹們使用。這樣的狀況讓志工們反思,我們習以為常的教科書,對當地小朋友而言竟是一種奢侈,當我們抱怨課業壓力繁重時,這些小朋友連水、電都沒有,但他們卻十分珍惜手中的課本,因為這就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管道。

 

為回應緬甸中文學校教材方面的需求,協會與國內各大出版社合作,整合教材庫存,以貨櫃裝載形式送往緬甸,開放偏鄉學校免費申請使用。這些彩色教材送到小朋友手中時,他們非常高興可以擁有專屬自己的課本。

(圖二)擁有自己的課本開心的對鏡頭ya

 

志工跨界到協會 政府單位支持功不可沒

團長林語珊也坦言,從擔任志工到經營協會落差真的很大,擔任志工只需要單純投入心思、體力,而親自辦理志工活動時需要付出的心力超出想像,從推廣、公關這些過去從未接觸過的項目,一一從頭學起,所幸政府辦理的相關課程可以起到相當大的幫助:讓我們更快速了解非營利組織運作的注意事項。並且,政府大力支持青年走向國際,針對志工給予機票、簽證上的補助,使青年參與國際志工的難度大幅下降,藉此可以與世界各地為同樣理想抱負而努力的組織進行交流及分享,除此之外,辦理成果發表活動對非營利組織而言,創造了良好的曝光和學習機會。

 

搭建在地僑生與故鄉橋梁 回饋家鄉助當地教育

教育工作是一項非常長遠的目標,不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或老師的教學效能,實際上必須關懷到社區的整體發展,協會希望能連結更多在台僑生,作為一個橋樑,無論意願是留台發展抑或是回到僑居地,都可能成為在地力量,將當地實際的資訊,從學校推向社區,深入根源改善教育環境。

 

2021年,有感於協會過去運作都是仰賴社會大眾的捐款,應當努力創造部分主動性收入,由協會顧問率先發起,創立自家公益點心品牌──【甸記】,帶領同仁悉心學習,手工幸福糕點,以推動更多專案,也讓更多人透過它認識組織理念與緬甸的每一個動人故事。

(圖三) 專注製作手工點心,品質嚴格把關

(圖四)成立品牌「甸記」支持協會營運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5.11.13

Job Enjoy

加入時間: 2015.11.13
152則報導
2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偏鄉辦學創造平等受教權 中華民國國際慈善文教協會送愛緬甸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3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3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