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氣太重 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是主因

嵌入:
文字-A A +A

人的生理會隨著四季變化,而雨季的濕冷與夏季潮濕都容易導致人體濕氣重,常見的症狀包括頭暈目炫及四肢沈重,針對不同體質也會產生不同病症,新店漢唐中醫診所醫師蕭亦愷表示,常吃重口味食物及作息不正常都有可能造成體內水份難以代謝。

夏季潮濕悶熱,容易造成人體濕氣重,而時常身體潮濕的民眾,經常會出現疲勞、四肢沈重與腦袋昏沉等症狀,新店漢唐中醫診所醫師蕭亦愷指出,平時就有許多生活習慣會導致體內濕氣重,像是吃寒性及重口味食物,任何低於體溫的食物進入體內都容易讓水份無法代謝。對此,蕭亦愷表示:

「這就是積水嘛,那怎麼樣會積水,水份一定要是冷水才會堆積的起來,所以說第一個水果像西瓜無法被代謝,那它就會在我們身上就開始吸起來,所以早上起來臉會變大,這就是水腫、濕氣重。冰的東西、水份多的水果,然後冰的飲料、生菜沙拉,任何低於體溫的都會讓我們身上變得很容易吸水,水份代謝不了就是濕氣。」

蕭亦愷也提到,平時可以透過按壓合谷穴和小腿三穴道來解決身體的水腫,也可以按壓小腿的脛骨檢測其是否含有大量濕氣,蕭亦愷表示:

「我們小腿的三個穴道,大家有空可以自己按一下,就可以解決我們腳下肢、小腿的水腫,我們剛剛講了,早上起來就是看你連有沒有變大,平常可以看你舌頭有沒有變大,旁邊有沒有齒痕,舌頭膨脹之後旁邊就壓到牙齒就會有齒痕,那到下午的時候要看你的小腿,按看看你的脛骨,一般來說我們按個一分鐘,放開後它彈不起來的話,就很像海綿沒有彈性了都是水,所以早上起來看臉,然後中午看舌頭,晚上看小腿。」

蕭亦愷也說到減緩體內濕氣的方式,呼籲民眾少熬夜、多攝取清淡的食物,並透過運動發汗排除濕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好的特效藥。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高家芸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5.12.07

華岡廣播電台FM88.5

加入時間: 2015.12.07
2,373則報導
2,373則影音
12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1:48

娃娃機拚轉型 夾食物攻親子客群

2023-12-15
瀏覽:
2,120
推:
1
回應:
0
1:47

夜市小吃大漲價 店家無奈吐心聲

2023-12-14
瀏覽:
2,361
推:
0
回應:
0
1:30

教師節只紀念不放假 近期又掀起討論

2023-12-13
瀏覽:
1,954
推:
0
回應:
0
1:44

陳盈帆「獅子、公主、獨角獸」華山開展

2023-12-12
瀏覽:
3,431
推:
0
回應:
0
1:58

觀音出家紀念日 邀四宮媽祖繞境巡安

2023-12-11
瀏覽:
2,879
推:
0
回應:
0
1:35

眼睛疾病不容小覷 護眼小知識

2023-12-08
瀏覽:
2,155
推:
1
回應:
0
2:03

健康意識高漲 銀髮健身成熱門

2023-12-07
瀏覽:
2,518
推:
0
回應:
0
1:46

作品結合表情符號 傳遞祝福給大眾

2023-12-06
瀏覽:
1,637
推:
0
回應:
0
1:41

公館也有「柑仔店」 寶藏巖保存童年回憶

2023-12-05
瀏覽:
11,050
推:
2
回應:
0
1:30

性別平等宣導活動 鼓勵學生尊重彼此

2023-12-04
瀏覽:
1,340
推:
8
回應:
8

體內濕氣太重 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是主因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