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君綺、張雅宣/苗栗縣報導】「大湖草莓」是許多民眾對於苗栗縣大湖鄉的印象,但大湖真的就只有草莓嗎?「MeSee農村上菜」戶外餐桌的出現便是想打破這個觀念,藍凱瀚、張書榕這對在地夫婦與其他返鄉青年創辦農村餐桌,決定由最簡單的飲食方面著手。牛樟、蜂蜜、茂谷柑、窯烤麵包、陶瓷,都是民眾來到大湖可以體驗到的,運用簡單的烹調與精緻的擺盤,讓更多人親身體驗大湖的不同面貌。
↑返青富民聯盟於台灣各地舉辦餐桌,傳遞來自大湖的味道。製圖/張君綺
首個以牛樟為主題的休閒農場
張書榕與先生藍凱瀚為苗栗大湖人,畢業於中原大學,於二OO八至二O一四年七年間擔任國際業務,因此長期於中國接洽陶瓷用具的訂單,等到訂單結束後,他們想到自己的故鄉-苗栗大湖,有一塊由父親所開墾的土地,種植牛樟樹至今將近二十年。藍凱瀚夫婦認為既然在中國的訂單已經結束,何不回台發展看看?
於二O一四年返台後,夫妻倆希望這塊土地能有更高的發展性,因此向農業主管機關申請設置休閒農場,成立了全台第一個以牛樟為主題的休閒農場「山上種樹牛樟森林莊園」。在思考整個農場的定位時,以養生村做為發展方向,讓民眾吃健康、有機的食物,做一些森林療育的課程,想透過牛樟森林良好的能量跟氣場,帶給前來的民眾身心靈的淨化。
返青富民聯盟成立
藍凱瀚與張書榕回台不久後,便結識了許多與他們有相似背景,一樣是才剛返鄉的人們。他們留意到大湖地區除了草莓外還有牛樟、蜂蜜、茂谷柑、窯烤麵包、陶瓷、文創等商品,卻疏於推廣。返青富民聯盟便在眾人帶著關懷家鄉,希望家鄉愈來愈好的使命感,於二O一六年三月成立。
「如果我一整年只靠這兩個月賺錢,那剩下十個月要靠甚麼收入?」大湖地區的民眾不可能只憑藉這短短幾個月的草莓季解決生計問題。經過長期的討論與研究,他們發現大湖一年四季都可以玩,除了大家熟知的每年十二月至隔年四月可以採草莓外,三、四月有桂竹筍,六月份有紅肉李,而七月到九月則可以採水梨。景點部分有老官道健行步道、位處泰安鄉與大湖鄉的交界帶的馬那邦登山步道,在林蔭的遮蔽下,即便在炎熱的夏天去登山健行也很涼爽。此外,四、五月可以賞螢火蟲,十二月可以賞楓,遊程如此多樣化,只可惜遊客並不曉得。因此有了這些景點還不夠,對大湖地區來說,宣傳與行銷才是當務之急。
於是在去年,返青富民聯盟設計了遊戲包,希望透過實境解謎遊戲,讓遊客跟著指示自行遊玩大湖地區,增進趣味性的同時,也達到了讓遊客了解來到大湖其實是有更多選擇的目的。
「我們想要推廣的是如何讓農村發展更多元化。」張書榕強調返青富民聯盟重視的是年輕人回鄉後是否有工作機會和能否做想做的事。
MeSee 農村餐桌的發起
返青富民聯盟舉辦論壇,曾邀請卡內基講師、國小校長、文史工作者、飯店董事長等不同產業類型的人才來做經驗分享,把溝通協調、經營管理、文化保存等相關知識帶進大湖,同時思索如何將這些知識與大湖的產業相結合。不過近年來苗栗縣政府也舉辦過不少相似性質的論壇,再加上當時返青富民舉辦論壇並沒有拿取任何補助款項,幾乎都是靠聯盟成員自己在支撐,他們也感到相當辛苦,因此他們開始邊做邊想還可以如何做調整,「農村餐桌」即是他們思考過後產物。
「在地有很多東西需要推廣,而對於農村,最直接的就是農產品。」張書榕認為若要讓顧客感受到農產品的好,「吃」,是最快的方式。於是他們成立「MeSee農村上菜」的餐桌品牌,名稱取自英文的意思「我看見」,也是客家話「味道」的諧音。他們秉持著「三好」的精神,分別是好環境、好食材、好關係。希望透過一個精緻的餐會訴說農村的價值,讓來訪的人們了解農村的重要性。
↑每場餐桌皆符合「三好」的經營理念。圖片提供/MeSee農村上菜
「MeSee農村上菜」原先僅開放朋友用餐,在累積了幾次經驗後,才開始對外開放,而舉辦的時間並不固定,在收到三十人左右團體預約,或受朋友、組織、政府單位邀約才會舉行,地點除了大湖當地,還包括苗栗通霄、後龍、泰安,也曾於新北淡水、南投國姓等地舉辦。「夥伴」,是一起舉辦餐桌的苗栗人對彼此的稱呼,從搬運烹飪器材、場地布置、食材烹煮,到擺盤、上菜、招呼賓客,及最後的場復工作,皆由夥伴們親力親為。
↑正在介紹食材故事的餐桌夥伴。 圖片提供/MeSee農村上菜
由於辦餐桌的目的是要行銷農村產品,「農夫說菜」的活動安排便成了整場餐桌的靈魂,客人用餐的同時,張書榕會化身主持人,只要上桌的料理使用到夥伴生產的食材時,她就會邀請那位夥伴來分享故事,內容包括食材從生產到上餐桌之間的過程,或是一些養殖、種植者才知道的小知識,例如張書榕曾在餐桌上詢問:「有沒有人想知道真假蜂蜜如何分辨?」,起到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目的,讓客人在專注聆聽後,對該產業有更正確的認識,而非只是在上菜時替食物拍完照就結束。
而至於大湖鄉最具代表性的草莓的故事,其實在台灣,草莓最初的種植地並不是大湖,而是陽明山。日治時期,日本人嘗試種植草莓於陽明山上,但因抗菌力差,當時並未大量種植。一九五O年代時,大湖鄉民賴雲添到親戚家看到了這個新興作物,於是與其他農民一同將種苗帶回大湖種植,並發現大湖地區的盆地地形與日夜溫差大的特性,特別適合草莓生長。在農民們的努力下,草莓採果觀光農園逐漸興起,發展為如今結合農業、文化與觀光的「大湖草莓」。
「MeSee農村上菜」透過前來用餐的民眾和伙伴們的口耳相傳以及網路行銷,吸引更多在地人投入農村餐桌,成為夥伴,蜜鄉養蜂園經營者張至程就是其中之一。
志同道合 結為夥伴
「有夥伴的感覺,有一起在農村、一起向上的朋友,讓我們在從農的過程不再那麼孤單, 不再是單打獨鬥的。」蜜鄉養蜂園經營者張至程說。
張至程家中三代養蜂,外銷養蜂而製的相關產品到日本至今邁入第四十八年。平時張至程會在野外工作,由於蜜蜂有逐花而居的特性,他們需要用貨車將蜜蜂帶到有花的地方,讓蜜蜂在那待一至三個月,因此一年必須幫蜜蜂搬遷六次左右。假日他則是對前來農場的民眾做食農教育,讓人們在更認識蜜蜂的同時,加強宣導愛護環境的觀念。
↑農村餐桌結合養蜂產業,促進民眾對養蜂業的認知。攝影/張君綺
在尚未加入返青富民聯盟之前,張至程就已經聽說過他們的理念,也因為對理念的認同,後來決定投身其中,以夥伴的身分一同辦餐桌。餐桌上若有運用到蜂蜜作為食材,張至程便會分享一些關於蜜蜂的知識以及他們替蜜蜂搬遷的小故事,或是講述蜂蜜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讓客人了解每樣食材都是得之不易,是經過多少的努力才能成為口中的美味。
「辦完餐桌後,隔天來吃飯的人會到夥伴那邊去,知道哪邊可以做體驗,這其實就是我們辦餐桌的目的。」張書榕說農村餐桌其實就是一場行銷活動,行銷苗栗在地的東西。合辦餐桌的夥伴們不僅僅是在推廣農產業、帶動經濟,對彼此而言,更重要的是藉由互相鼓勵與推廣,進而共同發揚大湖這塊土地的美好。
採訪側記
張書榕提到這兩年因為疫情和他們的小孩出生,暫時沒有時間經營餐桌,即便如此,從談話間還是能感覺得出他們在外界因素影響下,依舊時刻掛心苗栗產業發展,並趁這段期間稍作休息,持續思考聯盟未來進行的方向,令我深深感受到他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與堅持。此外,在與張至程談論到餐桌活動的舉辦時,雖然他口中道盡過程的辛苦,但從話語及眼神中我能深刻感受到他在這之中是快樂和滿足的,我想這就是做著自己喜愛的事物會有的熱忱及神采奕奕的模樣吧。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