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裡創作 卻把作品留在原地——瑞士藝術家Moosberger攝影集受熱烈迴響

文字-A A +A

瑞士藝術家Ivo Moosberger靠著徒步健行的方式旅行,並在大自然選擇石頭、花朵、樹葉、積雪創作,帶回家的「作品」只有照片。他認為美麗的事物、風景就在腳邊,只要用心觀察,不需飛到很遠的國外才找得到。

 

瑞士的大自然藝術家Ivo Moosberger把作品在原地,只帶照片回家。圖片來源:Ivo Moosberger提供

把作品留在「原地」才能保有最美的光彩

許多人一定不陌生,小時候或學生時期到郊外出遊時,都有撿石頭、貝殼、木頭等「紀念品」回家的經驗。瑞士的大自然藝術家Ivo Moosberger說自己年輕時也一樣;但他發現,當這些石頭離開河床或山上,被帶回家、放在房間之後,便失去了發現當時的美麗光澤。

20歲之後,他不再帶紀念品回家,而選擇開始在大自然裡,用石頭、落在地上的花朵、樹葉、積雪創作,讓美麗留在原地,帶回家的「作品」只有照片。然而,完成藝術作品並非是他最初的目的。

對Moosberger來說,出門、身處在大自然裡、用心體會大自然的節奏與語言,才是他主要的追求。步行讓Moosberger成為大自然的觀察者,進而在大自然中創作。他很享受在40幾歲的年紀,還能做著這種孩子氣、不講求理智的活動,可以花上一整天,待在一個地方觀察自然,依自己的感覺去發展作品——比方說找到180顆合適的石頭,然後造一座小石橋。

為這些作品拍照就像是寫日記一樣,讓他能在日後和其他人分享。後來他獨立出版攝影集,意外地大受歡迎,剛開始銷售的幾個月就有兩百家經銷通路販售他的攝影集,總共賣出1萬8000本以上。這項收入足以支持他在沒有上班的期間,能夠持續徒步旅行與創作。

Moosberger找到180顆合適的石頭,造起一座小石橋。圖片來源:Ivo Moosberger提供

Moosberge的草編作品是在各種不同的自然條件下創作,水面反射著金絲般的光線。圖片來源:Ivo Moosberger提供

另一種壯遊:Moosberger在母國瑞士完成6000公里徒步旅行

1974年出生的Moosberger,本業是印刷排版人員。他在國中畢業後接受了學徒制的訓練,就在同一個單位工作超過25年。Moosberge在媒體訪問中提到,印刷排版工作大多都待在電腦前,儘管自己喜愛這份工作,但能運用創意的空間有限,也需要其他的活動來補足對創意的需求。幸運的是,Moosberger的主管很理解、也同意他每隔幾年就需要請無薪長假去健行。

Moosberger曾騎腳踏車到中東及西藏,再騎回瑞士。身在海拔55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時只能推著腳踏車在石子路上前進,當時的他告訴自己:未來要輕裝上路,或許在住家附近探索也不錯。

Moosberger背包上掛的茶壺時常成為他與陌生人開啓聊天的起頭,小型太陽能板則可替電子設備充電。圖片來源:Ivo Moosberger提供

和台灣一樣,瑞士也是小國,只比台灣多出大約一個花蓮縣的面積。有一次Moosberger在瑞士獨自健行十個月,步行距離長達6000公里。他買了一張紙製地圖,整理好背包就出發,背包裡只有衣物、帳篷、睡袋、必要的煮食工具;他說明,選擇露營就可以用很低的預算在瑞士旅行。

他在某次訪問中曾提到,健行與在自然中創作改變了他對食物的看法,一整天在寒冷的戶外創作後,只要煮上一把簡單的麵條,就會感到無比美味。

在這一場10個月的旅程當中,Moosberger沒有設定路線、也不計畫目的地,到了要轉彎的地方就依照當下的心情決定左轉或是右轉。一開始抓不到健行的節奏,有時體力消耗太多,到了晚上甚至連搭帳篷的體力也沒有。不過,他說像這樣的體力消耗可以讓自己完全歸零、讓大腦放空。待在完全寂靜的大自然空間裡,他感受到的不再是害怕,而是解放。

Moosberger在沒有計畫的狀況下,靠著一張紙製地圖就開始了徒步旅行,在瑞士境內來來回回走了6000公里。圖片來源:Ivo Moosberger提供

步行是無與倫比的快樂 最美的風景就在自己腳邊

Moosberger說,照片中看起來美麗的作品,是來自數不清的多方嘗試、凍僵的雙手、數小時在雨中及雪中的創作,「總是會有一個部分,是自己完全無力掌握與控制的。有時做了一整天,在快要完成時卻來了場暴風雨,所有的成果在片刻間就毀壞了。」大自然是老師,Moosberger學習到:幸運就像潮汐一樣,會來也會走;耐心與堅持也會時有所獲,出現沒有預期的驚喜。

在大自然中完成的作品短暫地停留在現場,颳一陣風或下一場雨,就會破壞自己好幾個小時的創作,但這是Moosberger認為很美的地方——作品成為了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而且美麗的事物不需坐飛機到另一個國家,在自己家門前,用開放的眼光與觀察就能找到。

細觀察環繞自己的大自然,依當下的感覺去發展作品、耐心等待合適的光線拍照是Moosberger的創作之道。圖片來源:Ivo Moosberger提供

參考資料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27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不落人後 英國版CBAM預計2027前上路

2024-03-28
瀏覽:
1,208
推:
1
回應:
0

碳捕捉非仙丹 為什麼CCS是油氣產業的虛假解方?

2024-03-04
瀏覽:
2,099
推:
0
回應:
0

又延誤!歐洲鐵路交通的極端氣候挑戰

2024-03-04
瀏覽:
2,015
推:
0
回應:
0

法國農民為何怒火中燒圍攻花都?

2024-02-26
瀏覽:
3,708
推:
0
回應:
0

生成式AI浪潮興起:AI有多耗電、耗水?

2024-02-26
瀏覽:
3,473
推:
22
回應:
0

在自然裡創作 卻把作品留在原地——瑞士藝術家Moosberger攝影集受熱烈迴響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