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公民記者:朱水文
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展延
計畫執行期間落實資訊公開
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讓樂生重建圓滿進行
2022年04月11上午日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即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社會團體,以及跨黨派的立委出席記者會提出三項訴求:
1.《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展延,落實分區分期修繕承諾、尊重院民意願、符合無障礙需求,並維持公共區域使用且於修繕期間就近提供替代場所,讓文資修繕和院民安居能並存;
2.計畫執行期間落實資訊公開,以利院民參與,落實文化資產修復中尊重使用人院民和漢生病人權運動重要歷史之目的,也避免黑箱作業造成院民二次傷害、社會衝突、空間設計不敷使用而浪費公帑;
3.呼籲跨黨派立委共同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讓樂生重建圓滿進行;也呼籲監察院委員到樂生院現勘,介入調查樂生爭議工程違背上位計畫和《漢生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之情事。
樂生重建的上位計劃「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中提到短期以院民安居為目標、保障院民的安養權益,正是為了反省並改正過去錯誤的公衛與交通建設造成院民的社會排除,院民作為院舍的使用人,應成為園區重建的主體。
舊院區修繕工程思惟主導 警力圍籬進逼缺乏溝通
樂生保留自救會會長李添培便以舊院區的「蓬萊舍」為例,不解為何本來應該是紀念院民抗爭保留的人權運動紀念館,在院方執行的過程中卻在未與院民溝通、更說不清楚有誰要回來住的情況底下,修成「三間套房」。
自救會前會長藍彩雲也表示,院方的施工規劃事前和院民沒有任何知會與溝通的過程,只聽到自己的住家下個月就要招標施工,在在感受到身心理上的煩憂。
於舊院區「平安舍」展示手作院舍模型與文物的茆阿伯,表示自己的模型自從被施工圍籬阻隔之後,他便無法再入內向大眾解說,上周在外出買菜時,無預警的遭到院方以大批警力與工程清空,讓他這幾天都寢食難安。
林秀芃亦舉舊院區院民居所「大浴室」為例,院舍修繕資訊不明,造成院民無從爭取原地續,便被院方單方面要求配合政策搬遷,直到民間團體發文給新北市文化局,院方補辦的公開說明會上,院民才從建築師口中得知,自己的住家根本不像院方所說「有結構問題」。院民參與抗爭爭取到重建,但工程思維主導的人權園區工程,卻 #無視院民過往迫遷的創傷經驗與生活過程,舊院區變工區,且規劃再度 #淨化與排除院民參與社會,抹除院民 #自己敘說歷史的空間。10億經費撥下來,卻造成人權、漢生病患者尊嚴、歷史與文化資產意義再度侵害。
跨黨派立委呼籲樂生院方尊重協調會結論 召開跨部會協調釐清並改善當前爭議
跨黨派的立法委員一同站台關切漢生。立委王婉諭 表示,在日韓各國對於漢生病患積極,轉型並提供積極協助的同時,很難想像台灣的政府卻不斷透過工程在壓縮樂生院民的生活空間。在院民日漸凋零之際,衛福部與樂生院方應提供末代漢生病患充分的就醫、居住與生活的場域。王委員表示,自己曾帶著小朋友來到樂生,理解和關心院民生活的細緻需求與生命經驗,大人們是不是也該承諾給院民一個更好的人權園區?
程序排除造成院區重建缺乏院民本位考量 民團呼籲即刻檢討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表示,樂生重建爭議持續多年,樂生療養院的院民平均年齡已經超過80歲,政府能夠照顧這些長輩的時間是非常有限,希望院長能多傾聽院民心聲,公開資訊才能讓樂生重建更加圓滿。也提及現在的樂生重建其實不只有違反環評的公民訴訟正在進行,「蓬萊舍」從公共集會的空間,被逕自更改為私人居住空間的設計,也是嚴重違反行政院上位計劃,種種合法性的疑慮 需要進一步的檢討。
拒絕空洞文創侵害人權 還給院民在地安老且完整保存文化歷史的重建
林秀芃補充,當前的院區修繕排除院民參與的結果,便是一棟棟規劃過程中文創、展示空間凌駕院民居住生活的價值,造成設計不良、浪費公帑,諸如許多代步車出入不便的設計(路面狹窄、景觀地燈阻礙通行、住家外牆無代步車充電插座等),如果能讓院民知情並參與圖面設計,就不會再設計出院民不願使用的新院舍。希望院方負起保障院民安養權利的責任,不要再消費這裡的人權與文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