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魯聯運•躍7瑪家 2021瑪家障礙系列 大武山傳奇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原住民是最早存在於台灣的民族,始源謎樣且眾說紛 紜。在沒有文字的傳遞下,文化一直是和大自然共存, 相生相息。數千年來,我們仰天伏地盤據在中央山脈 間,各個族群自我綻放美麗又繽紛的色彩,尤其在藝術 和樂舞的天賦渾然天成,透過時間的萃釀,綻放成為台 灣無可取代的瑰寶。
大武山與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合稱台灣「五 嶽」,大武山更是排灣族、魯凱族的聖山。大武山是排 灣族的發源地,排灣族後裔以大武山為中心,緩緩向四 面遷徙,而部落頭目的來源神話,以太陽產卵孵化最廣 為流傳,故排灣族又名「太陽之子」。
排灣族把熊鷹視為百步蛇的化身,熊鷹翱翔展翅的雙翼 猶如百步蛇身上斑斕的花紋。排灣族人信奉百步蛇擁有 重生的神秘力量,而雄鷹是天神派來巡視土地的使者, 因此頭目的羽冠就以鷹羽當作尊貴的象徵。
魯凱族,創生的神話有三種,其一是東魯凱群所傳承的 外來說,相傳祖先是由海外登陸東海岸後,落腳在中央 山脈東、西兩側;另一種流傳在西魯凱群中,認為先祖 是由太陽、陶壺或石頭創生;最後還有高雄茂林下三社 的口述歷史,認為祖先是緣起於茂林區大、小鬼湖地區。
大武聖山孕育著排灣族和魯凱族,雖然沒有文字紀載, 然而自洪荒時代迄今,仍舊屹立不搖在山間,發展出深 厚且堅毅的文化底蘊,交織著血淚譜出民族優美的樂 章。
今天是美好的日子,透過民族樂舞讓族人在各個時期的 生活樣貌能生動並忠實地呈現,我們將歷史過程的傷痛 內化成為民族前進的能量,祈願先人打造的美好根基永 續長伴所有族人。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