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傳統竹木製品與茄芷袋加入創意 老店成功轉型

2022/03/26 18:31
1,40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改良傳統竹編和木製生活用品,阿嬤的灶咖從此有了新定位。加入創意的復古茄芷袋,受到國內外遊客的喜愛。透過臺北市商業處的「台北,大同大不同」計畫,老店成功轉型,希望推廣台灣手工業,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傳統文化的故事。

        位於大稻埕160年的老店—竹木造咖原名「大華行」,原本專賣竹編和木製的生活用品和烹飪器具為主,第四代老闆接手後,將阿嬤時代買菜所用的復古茄芷袋做尺寸和顏色的改良,還發展出許多融合環保概念的產品。轉型後的店名取為竹木造咖,賦有創造的意思,老東西融合新的想法,由創意的方法去使用。竹木造咖第五代負責人王俐婷表示:

「我爸爸接手這間店之後其實也是做了很大的轉型,因為在我阿公的時候你們所想像的那種柑仔店,就是黑黑的然後不知道裡面在賣什麼。後來我爸接手之後,就把竹子木頭這些東西用的更多元,然後是更多人會需要的品項。最大的改變我覺得是茄芷袋,因為以前在阿嬤那個年代都只有很大型的那種,年輕人基本上都不會去使用,老闆那時候就覺得它可以變得很可愛,可以更多人接受,而且他是台灣生產、台灣設計、台灣的傳統文化,但卻被我們遺忘就覺得很可惜。這五年來這也做了很大的轉變,就是我們也讓他有更多不同的設計,像是腰包、後背包。」

      透過臺北市商業處的「台北,大同大不同」計畫,發展出「阿嬤廚房任意變」的新定位。老店的轉型,所面臨的困難是台灣人無法接受價格昂貴的台灣純手工製品,且傳統手工業的老師傅也慢慢在消失。第四代老闆希望台灣的東西可以被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能找到更多台灣的工藝家和老師傅,重現台灣傳統手工業的技術和文化。王俐婷表示:

「經過他們的設計師幫我們設計,再來還有發展網路行銷推廣,讓客人進來像很懷舊然後又有一點挖寶的感覺。像我們老店通常不擅長講自己的故事,所以我覺得政府它推廣這個活動主要是,幫助我們大家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就是消費者一走進來他更有感覺是又回到了一個比較復古的年代的感覺。然後會說是阿嬤的百寶廚房,是因為我們主要都是賣一些廚房用具或是傳統的烹飪器具,我們店裡又讓人有一種尋寶,好像你來到阿嬤的廚房,所以我們擺設就會用的有點錯落的感覺。」

原本販賣傳統生活用品和童玩的竹木造咖,對老一輩的人來說是個充滿回憶和故事的地方。轉型後的商品除了有傳統的用法,又多了創意的用法,增加了跟很多不同領域和產業合作的機會,交織出不同的火花,希望藉此能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文化、台灣的故事。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吳芳瑜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