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泰古厝 再現當年風華

嵌入:
文字-A A +A

坐落於濱江公園內的林安泰古厝,其實一開始並不存在於此地,原址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歷經搬遷後才到達中山區。林安泰古厝為臺灣北部少見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築,現在演變為民俗文化村供大家欣賞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

 

林家始祖林堯公來台後,因為懷念故鄉而興建大厝,以故鄉安溪的「安」與商行的「泰」字,便有了現在的林安泰古厝。在歷經搬遷及翻修後,李重耀建築師相當重視建築的還原,因此現在的林安泰古厝還大量的保留原來的建材。雖然古厝經過拆遷不能作為古蹟,其歷史脈絡依舊值得我們欣賞。林安泰古厝導覽服務志工詹春英表示:

「因為拆遷過不能算古蹟,可是他算是台北市的歷史建築,他的規劃設計、工人都很講究,住宅就是彰顯那些子子孫孫,民俗文物、時代背景都刻劃在建築物身上,所以是很值得我們去觀賞的,他不亞於歷史跟藝術的價值。另外一方面李重耀建築師他很重視這些的還原、復舊等等,所以我們看到來觀賞到這個地方,我站的這個地方就是他們當時再回來的花崗岩,那些你的們站的地方就是台灣在地的石材,這個就是因為很多破損,損壞了沒辦法修復了。」

因應都市建設台北市政府根據民國五十九年公佈的方案,計畫延長敦化南路,因此位在大安區四維路的林安泰古厝收到拆除通知。林安泰古厝歷經遷移、重建後,演變成民俗博物館,目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訂為歷史建築,自民國74年移至中山區後,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負責管理與維護。詹春英表示:

「台北市政府等於重視都市的發展,重視社會的經濟之外,也重視林安泰古厝很傳統的民宅私宅的建築,留存起來可以讓後代的人了解到先民的生活智慧跟民俗文化的功效等等。」

林安泰古厝的拆除喚起大眾對古蹟保護的重視,也促進《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也因為重建讓大眾能夠觀賞林安泰古厝最具藝術價值的雕刻及彩繪,讓我們窺探昔日繁華。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林鈺珍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15.12.07

華岡廣播電台FM88.5

加入時間: 2015.12.07
2,390則報導
2,389則影音
12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42

偶像周邊文化引領消費風潮

2024-05-21
瀏覽:
1,890
推:
0
回應:
0
2:00

跆拳道高手如雲 66歲組別激戰

2024-05-20
瀏覽:
3,872
推:
0
回應:
0
1:55

動漫文化興起帶動二次元商品熱潮

2024-05-20
瀏覽:
1,413
推:
0
回應:
0
1:50

高爾夫風潮 普及與年輕化趨勢

2024-05-17
瀏覽:
4,603
推:
1
回應:
0
1:39

寵物新商機 寵物市場需求攀升

2024-05-17
瀏覽:
4,452
推:
0
回應:
0

跆拳道高手如雲 66歲組別激戰

2024-05-16
瀏覽:
3,598
推:
0
回應:
0
1:39

校園誹謗事件 保護學生聲譽

2024-05-16
瀏覽:
1,854
推:
0
回應:
0
1:47

新北運動熱區 地板冰壺免費課程

2024-05-16
瀏覽:
2,158
推:
0
回應:
0
1:31

便秘不容小覷 宿便恐引發癌症

2024-05-13
瀏覽:
1,506
推:
0
回應:
0
2:05

強身健體 攀岩有效鍛鍊肌群

2024-05-10
瀏覽:
3,987
推:
1
回應:
0

林安泰古厝 再現當年風華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2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2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