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亭同安街文史走讀 湄州女獻唱敬媽祖
媽祖台灣行宮的新年走春,在吳智慶老師的帶領下,從古亭捷運站出發,走讀同安街及周邊巷弄的文史生態。
山水人文學會負責人吳智慶老師說: 當地人有提到這棵樹就是以前在樹上綁鼓做示警,跟現在的自來水公司公館山那邊的虎崗口,兩邊有一個所謂有點像煙火臺一樣 狼煙,互相敲鼓來示警。
立的這個牌,它寫的是打鼓的鼓,不是古時候的古,打鼓的鼓 鼓亭。這一條就是以前幾千年前的古河道--舊新店溪,這個地方有很多地名,大家注意一下就知道,在上面那頭叫什麼呢,在台大那邊三總那邊叫什麼呢,叫做林口庄 樹林口,再來呢再上去,來到新店叫什麼呢,大坪林--大片的森林,表示這個地方以前有一大片的森林,所以這邊時常會找到千年森林的所謂的遺骸,荷蘭人在四百年前就記載,説他們準備來這邊砍那些樹,要來造戰船還有造房子,這個是歷史文獻裏面有提到的。
台北市莆仙同鄉會總幹事黃逸耕說:<帆船頭 大海衫紅黑褲子 寄平安>相傳我們湄州女服飾,是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媽祖她的文創,剛剛講了帆船頭代表一帆風順,我們大海衫,藍藍的大海象徵大海的博大,象徵媽祖的寬大偉大,至於這個紅黑褲子寄平安,紅跟黑有個代表性,紅代表吉利,黑代表思念,所以這是從古代湄州流傳下來的,那麼媽祖一生都是為百姓來濟困扶危,她穿著紅衣服,下面為什麼黑黑的呢,因為在海水裏面,泡在海水裏面救苦救難。
山水人文學會負責人吳智慶老師說: 所謂的福建三美女三漁女,不管是惠安女或是晉江的蟳埔女,另外呢就是湄洲島的湄洲女,非常保留傳統美麗的文化,還保留自己傳統的服飾、語言、美食,所以我覺得説那個是我感動的,所以説我就把這個美的文化帶回台灣,希望讓大家共享,我在想這個是我覺得也是一個學問,很好的學問。
今天是我們台灣興安會館,媽祖行宮的一個新年走春,最主要的是説我們興化人,也就是説莆仙人,他們早在四百年前,他們就來到台灣,但是一直人數太少,所以他們是有點小弱勢,這幾年因為有一個機緣,我來這邊擔任他們的文教顧問以後,我就做幾個事情。第一個呢,我可以紀錄他們跟媽祖的關係,因為媽祖在千年前所講的話,就是他們的話,所以説對他們來講,媽祖有點像他們的姑婆姑媽一樣。
我在這邊這樣的調查裏面,最重要是四百年來他們從明末年間就來台灣,散佈在各地方,我從這個地名的探討,像淡水的興化店,另外那個就是雲林這邊,有包括鹿港。鹿港最早的媽祖宮,是他們在明末年間帶過來的,還有在雲林的貓兒干,就現在的麥寮、崙背這地方,曾經有一個文獻記載,當地的原住民會講興化語,所以説這個是表示説,早期他們有跟原住民有通婚,所以原住民會講他們的語言。
另外呢北港朝天宮,事實上也是興化媽,最精彩的是我最近在這個台南的龍崎,有一個地方在山上裏面,有一個叫興化店,我們去尋找,結果又找到他們的鄉親。他們多在四百年前來的時候,從台南慢慢的往山區走,後來也跟當地的原住民有一個互動,就是在那邊開的興化店,就是台南的龍崎區,在靠近內門那個地方,所以這樣的一個尋找,我覺得説是一個挑戰,同時也對於台灣多一層認識。
因為台灣一般我們講的都是閩南人所開拓的,但事實上不是,有很多族群也是一起對臺灣有貢獻的,只是現在大家都把它忘記了,包括福州人, 包括客家人,包括興化人。所以這個是我現在目前所著力的所謂海峽兩岸文化的一個研究調查,跟在這邊協助興化人,在台灣幫忙他們做一個尋根跟文化推動。
所以今天有一個文化推動,很重要是什麼呢,我把他們的敬媽祖,用興化語敬媽祖的歌,把它推展出來,讓大家重新眼睛一亮,原來他們的歌,他們的語言,是那麼美。 而且他們的心聲,透過這歌謠裏面,我在想要了解媽祖,就要了解興化人,這個是我今天想做的事情。
南港社區大學 公民新聞社 小柚子 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