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多元運動 共融參與」 營造校園友善運動環境

2022/02/11 10:48
3,580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當腦麻學生完成校慶接力賽跑的最後一棒,「當名次遇上團結」問題,班上同學放棄名次,選擇共同參與,感動無數人,體育署表示:「透過改變遊戲規則,不用再為『名次與團結』的問題苦苦掙扎了」。今(11)日就是新學期的開始,體育署提出新型態的校園體育活動,推動「多元運動、共融參與」營造校園友善運動環境。

照片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下,「健康與體育領域綱要」開宗明義就揭露「以學生為主體及全人健康之教育方針,結合生活情境的整合性學習,確保人人參與身體活動」,體育署自106年起推動共融式運動,已完成設置8所適應體育標竿學校。

    「多元運動、共融參與」的推動首先是從校內融合式體育課程開始,之後延伸至課間與社團的體育活動;再來,透過地方體育主管會議,結合各縣市政府推動,讓學生享受運動過程的樂趣;最後,體育署將優予補助實施推動共融式運動參與的學校與體育活動。在新學期的開始,體育署所推動的新型態校園體育活動,目的是要更擴大鼓勵身心障礙或體育弱勢的學生族群與一般生共同參與運動,讓融合式運動從校園體育課程出發,推動至班際與校際間的普及化運動。

照片

    普及化運動計畫以「班級組隊」及「普及參與」為主要的精神,學校會先在校內進行校內初賽,再選派班級代表參加縣市決賽,每年約有200萬名國小及國中學生代表學校參加,這對一般非校隊的小朋友們來說是非常特殊的運動經驗,競技成績並非計畫的主要目的,而是透過多元運動的選擇,感受運動的樂趣。

    為培養規律運動習慣與強化體適能,體育署鼓勵各縣市除了發展在地特色運動外,未來可以再納入「融合式運動」,以2006年台灣首支身障盲棒-「戰神隊」為例,透過調整競賽規則,包括不能短打、行動不便打者可指定代跑、起跑線調整位置等,讓身心障礙或不擅長運動的學生可以共同參與打棒球的樂趣;另新北市板橋區文德國小是適應體育標竿學校之一,該校設計融入特殊生與一般生共同參與的「樂樂棒球」體育活動,更發展出「坐式排球」體育課程,讓一般生共同挑戰不一樣的排球課。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下,體育署呼籲各縣市在多元運動種類的設計,可以納入「共融式」的思維,讓各校在辦理普及化班際運動競賽時,彈性調整運動規則,鼓勵學生共融參與,讓「以學生為主體及全人健康之教育方針,結合生活情境的整合性學習,確保人人參與身體活動」的基本理念得以實踐。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