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蚯蚓才有沃土,小生物大功臣onTV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環境清幽空氣佳 蚯蚓分解立大功

NS(動物叫聲)

OS鳥叫和鵝叫聲此起彼落,交雜出屬於大自然的樂曲,這裡是桃園的一座私人農場,一踏進來就感覺到生意盎然,55歲的農場主人李朝安,正站在來參訪的民眾面前,介紹他這些年來致力做的事,這裡的空氣不同於一般的農場,沒有動物排泄物的刺鼻臭味,為什麼呢?李朝安笑著說,這一切都是蚯蚓和微生物的功勞。

BITE

SUPER:都市蚓農 李朝安

這告訴我們,我們這上面木板上面齁,是不是有很多糞便,這告訴我們,土壤裡面有大量的微生物,糞便下去大概20分鐘被分解掉。

標二:身體頻頻亮紅燈 回台當起小農夫

OS看似身強體壯的他,十年前曾受胰臟癌的折磨,於是收起在中國的工廠,返回台灣買下一塊地,自己當起農夫,想從吃來改善健康。

BITE

SUPER:都市蚓農 李朝安

吃素以後我們才發覺說,吃的很多菜的味道都一樣,今天吃高麗菜吃大白菜,怎麼味道都一樣呢,那麼,我就嘗試著去用蚯蚓糞去種菜,種了菜以後才發覺,原來很多的病蟲害,跟植物本身的健康有關係,當我用了蚯蚓糞開始種菜了發覺,很多菜都自然長得好,也不需要施藥。

標三:打造生態都蚓箱 園區內開放參訪

OS意識到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他開始將,天馬行空的想像變成實體,將搜集回來的木材,拼貼成一個個都蚓箱,不只實用,還讓循環可以看的見

STAND記者背後的椅子看似平凡無奇,但其實,一掀開可以看到裡面滿滿的廚餘,而底下則是充滿了分解者,例如蚯蚓,分解出來的水分,則可以滋養旁邊的植物,形成一個共生的概念。

OS李朝安將農場,打造成一個小型的豐富生態圈,並開放星期六的時間,讓對環境永續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來聽聽他的理念。

BITE

SUPER:參訪民眾 陳先生

(將)永續生活的概念帶到日常,平常生活環境中,希望都市也能夠做到,我就是想要自己親自實驗,到底在都市,然後配上蚯蚓,這樣子去分解會不會,不會造成環境的,一些困擾什麼的。

標四:養蚯蚓不為賺錢 健康擺在第一位

OS因為生過病,他比其他人都還要重視健康,李朝安認為健康是無價的,如果土壤不健康,作物不健康,人就會不健康。

BITE

SUPER:都市蚓農 李朝安

很多人問我說,你養蚯蚓到底要幹嘛,是要賣蚯蚓呢還是要賣蚯蚓糞,其實都不是,我們只是想要為健康而做。

標五:返鄉創業成青農 糞便也能變黃金

OS看到蚯蚓對環境有幫助的人,不只李朝安一個,在南投的一處閒置豬圈,29歲的楊智凱,正奮力的揮灑著汗水,鏟了一車的牛糞,飼養他的寶貝蚯蚓。

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牛糞,卻是楊智凱的日常,他會去和牧場收取動物的排泄物,來餵養蚯蚓,將原本會被丟棄的糞便,變成營養肥沃的蚯蚓土。

BITE

SUPER:拾蚯樂執行長 楊智凱

(會不會覺得很臭然後有點收不太下去)

其實不會唉,因為你把它當成,它會幫你賺錢就好了。

OS想創業冒險的心,讓他放棄薪水穩定的軍職工作,返家做起青農。

BITE

SUPER:拾蚯樂執行長 楊智凱

其實一開始家人是沒有很支持 ,只有我自己也是一直很堅持,去做這件事,那後面是因為,慢慢做然後慢慢累積一點成果,然後也又得一些獎,然後包括一些媒體有報導,之後家人才會覺得比較放心這樣。

標六:小生物大功勞 愛地球從教育開始

OS將分解完晾的半乾的牛糞鏟起、倒入篩網利用機械,將蚯蚓活體及雜質分開,篩出粉狀的蚯蚓土,這就是楊智凱的得意作品,一袋袋的蚯蚓土,從臭氣撲鼻的糞便,搖身一變成可以再利用的資材,但他並沒有因為這樣就滿足,要想讓更多人重視起環境,得從教育做起。

BITE

SUPER:拾蚯樂執行長 楊智凱

那未來的話當然就是會,希望去擴大我們的影響力,那明年的,等於是明年的規劃,明年的規劃會是說,我會在中南部找幾個畜牧場,或者是社區去合作。

標七:落實循環再利用 土地永續不停歇

OS永續的真諦在於循環利用,無論是李朝安還是楊智凱,他們都在堅持,做自己認為好的事情,讓看似不起眼的小小蚯蚓,也能發揮大大的作用,使的土地永續的精神,能夠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

採訪撰稿 董宜蓁

攝影剪輯 李嵐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63則報導
3,015則影音
57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37

身障射箭手永不放棄 以箭射出一片天

2024-11-17
瀏覽:
2,273
推:
0
回應:
0
1:40

越南故事書屋說越語 助新住民文化延續

2024-11-17
瀏覽:
2,534
推:
18
回應:
0
1:38

老屋改造綠書店 延續環保生態理念

2024-11-17
瀏覽:
1,995
推:
0
回應:
0
1:40

阿美族母系社會 女性爭取參與公共決策

2024-11-16
瀏覽:
5,384
推:
0
回應:
0
1:40

孩子的另一扇窗 原鄉兒童攝影世界

2024-11-16
瀏覽:
2,508
推:
11
回應:
0
1:36

藝術輔療回顧一生 失智長者故事未完待續

2024-11-16
瀏覽:
2,545
推:
0
回應:
0
1:40

移工子女避風港 文山關愛之家伸援手

2024-11-15
瀏覽:
2,452
推:
0
回應:
0
1:39

偏鄉居民採買不易 行動超市載送溫情

2024-11-15
瀏覽:
2,325
推:
0
回應:
0
1:38

長者服務長者 樂齡志工創造生命意義

2024-11-15
瀏覽:
2,206
推:
0
回應:
0
2:59

突破束縛跨越山路 奉獻偏鄉行醫萬日

2024-11-09
瀏覽:
4,678
推:
1
回應:
0

有蚯蚓才有沃土,小生物大功臣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655篇報導,共13,17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655篇報導

13,17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