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情境》藝術畫展 反映現代人心理狀態
《失語情境》畫展中的作品,呈現的是作者的人生挫折與矛盾,還有在群體生活裡反覆掙扎的心。在現今壓抑的社會下,不少人會選擇將難以開口的負面情緒表達在作品中,藉此來抒發情感並讓心境相同的觀眾能產生共鳴。
畫下錯綜複雜的畫面,呈現出作者不斷堆疊的矛盾心聲,將不同畫面繪製於同一張畫布,利用特殊的繪畫方式,反映出社會中多數人混亂的心理狀態。取材自熟悉的生活環境、自身的情緒以及拼湊出來的片段記憶,並藉由畫圖的方式來描繪人生,這不僅成為一種紓壓的管道,也形成了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失語情境》策展人楊海筠表示:
「我畫圖過程有很多就是覺得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所以我會就是用顏料一直覆蓋過去。然後那些畫面最後會變得不像原本計劃的那樣。因為我是從小學畫,所以就是對畫圖一直以來的矛盾、感情或者對這件事情的成就感,跟一些挫折。」
運用圖像的整合,表現出記憶經過拼湊、重組後,所產生的混亂畫面,把在腦海中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段,用同樣破碎的方式繪畫出來,創造出短暫的記憶形象,介於具象與非具象之間,並在作品的前後留了一些連結,就如同在故事尾巴留下伏筆。楊海筠表示:
「我大學畢製的時候就開始用油畫在畫,然後所以我碩班的時候,也是繼續沿用這個方式,然後主要就是影像的拼貼。主要是主視覺那個連竹,因為我是之前都是單張影像拼貼,然後那一張的話比較像是,他們是可以組在一起,但他們又可以被拆開,這件事是對我來說比較理想的。我覺得我沒有特別要給觀眾什麼東西,主要是我要散發一個像訊號的東西。」
無論是那些擺脫不掉或是仍然留戀的事件、對象,利用原有的事物,去創作出跟預設截然不同的作品,並且接納它,將它視為藝術,這就是《失語情境》所表達出的訊號。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江品嫻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