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島一命拼戰新冠疫情的成績斐然,不只產官學各界跟進世界潮流疫後振興,全台各地有志解決社會問題的個人、地方創生團隊及社會企業亦以一己之力拼搏經濟,於日前(12/10)共同組織成立「中華社會設計永續發展協會」,以社會設計模式提出方案解決社會問題、並以資源循環零廢棄的原則促進在地經濟與生態環境共好、推動企業導向環境、社會、治理(ESG永續投資)為宗旨。ESG是由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字組成,以企業實踐ESG永續投資策略,不需要減利或非營利,從產官學攜手共同解決社會議題,再推進解決氣候變遷危機,著重環保、社會正義及企業運營並同時開展市場,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取代競爭。
2015年推動社企元年的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受邀於發起人會議探討ESG,他認為環境保護關懷已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而成為全球共識,從環境可續性與科學理解,進而推論現況解方是循環經濟再加上環境治理,鼓勵在場及視訊參與的協會發起人「徒善不足以為政」,必須要有執行的規範與機制。協會發起人約有半數來自社會企業及地方創生創辦人包括:台東綠色冀泉社企陳宇華、基隆和平島公園黃偉傑、花蓮練習曲文創胡文偉、南投印象朱古力張玉華、桃園植物方塊王欽泉、拾時社創鄧志成、高雄其咸創意侯怡慧等人;另半數則有台北羅賓斯科技林奕帆、台東金龍神紙行方顯松、高雄南和國際旅遊翁琳育、新竹愛上喜翁蔡盛雄,以及中國科大、勤益科大、雲林科大等校教授與基金會、媒體從業人員等代表入會。
中華社會設計永續發展協會第二次籌備會同時舉行線上沙龍,雲林科大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周玟慧主任從事社會設計研究及推動十餘年,是台灣地區對於社會設計有實際經驗的專家,周主任說明社會設計不等於弱勢設計,社會設計是把設計放入社會系統解決更多問題,一個團隊設計執行系統,要讓更多團隊可以加入,以全球視野推進未來!綠色冀泉社企創辦人陳宇華回應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加速,研究報告指出,每分鐘就有50個足球場大的森林消失。對抗氣候變遷最簡單有效又永續的方式就是種樹,要種樹就種台灣原生高經濟樹種,兼顧循環經濟與生態價值。一棵樹就是一個微生態系、微氣候,森林就是一個完整生態性,無論在都市的生態或是偏鄉森林,樹都是維持人類文明的關鍵,我們更應該與地球和好推動生物多樣性、尊重生命。
小鎮文創創辧人何培鈞分享「亞洲創生平台的永續精神」為中華社會設計永續發展協會的成立大會,加注積極合作地方創生資源的能量同時推動ESG以突破疫後經濟發展。何培鈞「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已把大家耳熟能詳的南投竹山經驗陸續複製到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及日本等地,是另一種台灣CAN HELP的台灣之光。小鎮賦能計畫主持人張文山教授則說明因為連結感而讓社會影響力產生最大效益;勤益科大副校長駱文傑從大學的目標延伸期許在座年輕人面對問題、回應社會的期待,積極SDGs的素養學習。森DO旅行共同創辦人翁琳育強調未來旅遊不只是文化與體驗,種樹救地球是當務之急,打招呼不是問吃飯了嗎,而是「今天你種樹了嗎?」中華社會設計永續發展協會第一屆理事長陳宇華則以生活銘言:「成功路上很孤單、因為堅持的人少!」致謝與會者堅持一起努力從台灣影響全世界發生更多美好的事,並廣邀以社會設計模式推動永續發展的有志之士申請入會,共同推動ESG突破疫後經濟發展。(入會申請表)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tzlb0bp-Fh97tXlJQjE9Lfi-ShNtwtTrLJhGWsV...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