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疫苗副作用因人而異 患有疾病應先詢問醫師

2021/11/28 15:51
2,69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現今因為發生新冠疫情,施打疫苗成為大眾必須要做的事,而疫苗副作用和保護率成為大眾關心的問題,也成為研究的主要項目,如今研究顯示副作用的輕重依個人身體基因不同,因此防止過於嚴重的副作用也需要被施打者的事先告知病史。

在疫情慢慢緩和的情況下,日常生活逐漸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施打疫苗成為每個人為了防疫所要做的事,但在疫苗保護率和副作用都不清楚的情況下也會造成部分民眾不敢施打,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認為目前疫苗副作用大多與個人相關,以血栓事件為例,擁有血小板第四因子的人在施打後就有機會發生,但也不代表一定會出現血栓的情況,柳朋馳表示:

「一般打針之後會不會出現所謂的輕症重症,完全依照本身被接種者的這個體質而定,意思就是說醫療人員並沒有辦法去預測,打在這個人身上,     會不會出現所謂的輕度不良反應事件,或者是重度的不良反應事件,因為如果我們能夠預期的話,那相對來講,我們就可以預設會有重度不良反應事件的人,就不會施打在他身上。」

 

柳朋馳認為目前疫苗研究在保護率方面大多影響來自種族或者是人種和年齡上以及遺傳基因的差異,因此台灣民眾不會有太大的保護率差異,只有在年齡建議施打的劑數不同,柳朋馳表示:

「我們會建議民眾自己要先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那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有什麼樣的疾病,可能自己要先了解清楚,再來就是,一般來講我們會叫做打疫苗前的自我準備,尤其是說如果他本身是有慢性病的、一些高齡的、高風險的。第一個是要堅稱自己一些慢性病的指標是不是安全,是不是符合在已經控制好的範圍之內。第二件事情是如果她有一些特殊性的疾病,包括說像癌症,或者是一些自體免疫的疾病,他可能要事先詢問過本來在醫治他的主治醫師,了解他們的病情是否穩定,是不是可以接受疫苗的接種。」

 

目前疫苗正在研究施打第二第三劑是否能混打,因為混打所出現的不良反應可能非常嚴重,柳朋馳認為打多劑疫苗並不能要求保護率達到百分之百,最重要的是預防重症,也至少能不要出現太過嚴重的症狀。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劉仲祐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