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患者重回課堂 透過活動找回自我延緩退化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高臨所伴隨的失智症人口比例逐漸增加,患者的照護也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大課題。疫情趨緩,各地社會福利機構重新開放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讓當地患者就近參與活動,延緩失智症功能退化問題。
疫情回溫,透過共照中心、衛生局的協助,讓許多失智症患者重新回到社區據點參加失智認知活動,患者透過當地社會福利機構安排的課程,讓失智症患者們透過共同運動、手作、音樂律動等活動減緩患者的退化及增進自我管理。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慈光堂總幹事辛守仁表示:
「共照中心會提供一些我們上課的DM,利用在看診的時候跟確診家屬做一些介紹,平時也會跟衛生局做一些連結,針對社區及鄰里的部分,去拜訪里長跟里的幹部,也有成為所謂的臉書,透過臉書傳達目前失智的一個活動。我們據點成立是因為要照顧失智的長輩,課程的安排是以認知促進活動為主,目前還是以一起上課為主,未來會讓比較輕度的長輩以認知促進活動讓他們改善,針對比較重度的,可能會強化他的體力、體能部分。」
因為疫情,社區活動及服務減少,許多失智症患者在家的日常活動量、生活刺激減少,導致失智功能加速退化。為了降低染疫風險,中華基督教浸信會慈光堂推出午餐外帶服務,上完課程的患者,將午餐帶回家享用,降低患者之間的接觸,也希望透過這種防疫措施,能使疫情之前的學員慢慢回歸。辛守仁表示:
「因為疫情的關係,長輩的外出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據點在上個禮拜復課之後,目前來了將近8成,有兩成的(長輩)他們希望再等一陣子再決定要不要來據點,疫情期間,會影響長輩個人的腦部退化,我們現在停課已經3個半月左右,在家可以從事的認知促進是有限的,所以長輩的心緒其實是受到一些影響,我們已經復課了,期待家屬還是能夠帶長輩來這邊做一些認知促進的活動,幫助這些長輩延緩他的退化。」
重回課堂、找我自我,失智症比例升高是現在台灣面臨的一大難題,政府因應這樣的趨勢推出長照2.0,提供家庭照護、緩和失智的服務,透過社會福利機構的協助,實體照顧併課程活動,讓失智家庭都能有喘一口氣的機會。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林虹君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