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詩字謎 謎惑鬧諸羅
記者陳玫如/嘉義報導台灣的元宵節,在各地都有系列活動,如台灣燈會、台北燈節、高雄燈節、台南鹽水蜂炮和和台東炸寒單等。嘉義市的元宵節-「謎惑諸羅鬧元宵」,把中國特有的文字遊戲「字謎」加入了活動,形成了創新的節慶活動。
嘉義市政府教育處民國九十八年二月四日下午二時邀請興安國小李順隆校長、博愛國小周孟志校長、台南縣永安國小賴昭貴校長、嘉義縣退休校長陳松雄、吳錦松先生、嘉義縣前書法協會理事長蕭吉川、嘉義書法界名家左耘田、劉其毓及年輕書法家李燿騰等縣市九位書法家蒞臨嘉義車庫園區親自寫下謎題,以供元宵節當天猜謎晚會及鐵道提燈夜遊使用,為阿里山森林鐵路嘉義車庫園區舉辦的二零零九謎惑諸羅鬧元宵活動先作暖身。
活動舉辦至今,已經是第四屆了。前幾年,活動都在嘉義市史蹟資料館舉行,民國九十八年首次在阿里山鐵路車庫園區舉行。結合二十八所學校語文與藝術人文領域師生,配合節慶主題創作字謎語詩謎,在校園舉辦詩文創作的風氣。精選五百首兒童製作的燈謎,並以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主題創作約十首字謎,佈置在阿里山車庫園區活動現場。之後,出版成字謎手冊,讓人了解字謎創作的多元以及猜字謎的樂趣。
典禮由蘭潭國小弦樂團擔綱序幕表演,小朋友穿著帶有中國風的服裝,以小提琴演奏出悠揚的「卡門序曲」和「法朗多爾舞曲」,加上賴品真老師生動有趣的詩歌教唱,以及現場設有部分英文字謎等,突顯本項活動跨越傳統思維的創新理念。
三天的活動期間,會場上有崇文、蘭潭、港坪、大同、北園國小和諾爾堡幼稚園等各校精心安排的攤位,可以讓小朋友現場進行字謎大挑戰、燈籠彩繪、轉印DIY、摺紙、搖元宵和舂米體驗等。
字謎文化起源於漢魏,現代生活人們使用情形較少,除非是教學上。它的創作主要根據文字方塊、筆劃繁複、獨立的偏及文字結構旁部件等多變特性,運用離合、增減、象形、會意等多種方式,再以簡鍊的字句描繪而成。「謎惑諸羅鬧元宵」把傳統文化延續,加上一些創意巧思,循著歷史的足跡,「保留傳統、創新文化」,是活動的主要精神。
創辦人琴聲書韻工作室的林淑英表示:「字謎與詩謎,是傳統民俗文學中小小的輕騎兵,馳騁於元宵節慶的場域。多年來,一直是我個人元宵前的應景創作與教學。」二零零五年歲末,因緣際會認識教育處長余坤龍後,林淑英首次與公部門合作。起初,林淑英只是個教育工作者,對於如何舉辦活動毫無概念,有的只是想法。活動的過程中,有幾次幾乎已經要放棄了,因為余坤龍對她的鼓勵,讓她能繼續完成。
教育處長余坤龍談到,像這樣優質的活動只辦一年太可惜了,文學與節慶結合,未來可以思考進入學校,設計成教學活動,藉由教育扎根學校,在逐年累積能量後,將來有機會發展成為嘉義市豐厚的文化資產。他說:一個人的文化涵養,除了本身所學習,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教育了,從小參與許多優質的活動,如果有興趣,不僅是影響到自己,甚至是身邊的每一個人,文化素質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的。
從城市節慶活動,加入富人文藝術的元素,字謎、詩謎、茶和音樂,讓活動不只是玩樂的性質,更具有教育和充實自我人文藝術的層面。這是嘉義市政府所之所以選擇舉辦「謎惑諸羅鬧元宵」的目的,同時藉此活動看到對嘉義市更長遠文化的發展。
參與謎惑諸羅鬧元宵表演的佳萱表示:「真正在為文化努力的少數人,是如何真心誠意,不計功名,不計代價,不計成本,我珍惜這樣的純真。」電子化的時代裡,屬於這樣文字的美麗,幾乎蕩然無存,盼望在未來,這樣的文化活動在廣為人知後,依舊保有這樣純真與美好。
曾經是林淑學生的洪慧雅說:「文化傳承的夢想,需要更多人貢獻自己的心力, 將「文風鼎盛在諸羅 」的願望燃燒成一個城市共同的夢,等到水燒開的時候,就算已經燒成灰,也會是最動人的犧牲!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