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化園區多元體驗活動 深度了解原民歷史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在民國76年成立於屏東縣瑪家鄉 。園區不僅佔地面積遼闊,裡面還擁有著豐富的館藏,各族精湛的傳統歌舞演出,以及能讓大小朋友一起同樂的體驗活動,皆是此園區所特有的特色。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的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最早的起源於民國65年,台灣省政府初期設定的「山地文化村」,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各單位的努力,終於在民國76年正式營運「台灣山地文化園區管理處」,並在民國83年修憲將「山地」修正為「原住民」,機關名稱也同步更改為「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處」。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文化推廣組組長謝美蘭表示,園區內除了有豐富的館藏及歌舞表演外,還有許多傳統體驗活動,像是賽夏族的敲擊樂,或是卑南族的盪鞦韆等等,都能讓遊客自行體驗。謝美蘭表示:
「我們園區每天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固定的樂舞展演,這也是大部分遊客進來園區會參訪的。那每天就是固定十點半會有一個場次,下午三點一個場次。除了動態表演之外,我們也有靜態的展覽。那我們的迎賓區每天早上九點半都會有迎賓演出,迎賓區過去之後,在塔瑪蔍灣區會展示屬於北部族群跟東部海岸族群的一些傳統建築,比如說有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泰雅族,另外還有賽夏族的傳統住屋。另外我們還有安排一些文化體驗活動,那遊客進來就會去做一些體驗。比如說在賽夏族的住屋有放敲擊樂,那遊客可以去那邊敲木琴。那在卑南族群那邊有卑南的盪鞦韆,也有做阿美族的足泡,這些都是平日每天都有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體驗活動,更特別的是遊客也能來園區親自製作魯凱族及排灣族的傳統琉璃珠。位於園區內富谷灣區的卜力瑪工作室,裏頭擺放著許多精美的琉璃珠飾品,無論是項鍊、吊飾,或是魯凱族及排灣族傳統服飾上的擺飾,都是出自於老闆曾美花之手。每顆琉璃珠都是手工製作,花樣及紋路也不盡相同。卜力瑪工作室老闆曾美花表示,琉璃珠的製作技術是由園方提供資源來供她所學,但現在因為薪資過低,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投入傳統行業學習製作琉璃珠。曾美花表示她也很擔心這個行業出現斷層。曾美花表示
「因為我們很多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從園區內的歌舞館出來的,也就是把這些變成興趣,才會去學一些傳統技術。這個琉璃就是因為我可能待在歌舞館時間久了,可能要轉變,所以我就先學。這個是一定要學的,因為這些製作過程及模具都跟早期的不同了。那我們現在做個琉璃珠基本上可以說是仿造,只是我們手工做的除了用陶土跟琉璃去製作琉璃珠。現在很可惜的是我們現在製作琉璃珠的越來越少,那你說我們要傳承這個文化基本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大家的認知都以為琉璃珠就是玻璃,然後還有成本的關係。我們手工做的琉璃珠數量很少,然後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辦法去吸引年輕人去做,原因就是薪資太低。薪資低,又傷眼,又加上現在的琉璃棒在2年前就已經停產了,是不是我們以後會用別的成分去製作琉璃,我們也還不曉得。」
面對傳統琉璃珠市場的殞落,曾美花也表示深感遺憾,期望能有更多年輕人繼續學習,傳承優美的琉璃珠文化。至於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的推廣模式,文化推廣組組長謝美蘭表示,除了與鄰近的幾個機關團體組成觀光聯盟外,也會與網紅及youtuber等進行網路上的宣傳,期盼能在網路上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園方希望除了傳承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正在努力加強遊憩設施的整修與設置,期待來遊玩的遊客們都能玩得盡興。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林子芸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