遶境進香活動
進香是台灣民間常見的宗教活動,
進香是指信徒迎請神明前往外地廟宇拜會,是神與神、人與人之間的聯誼活動。
神明遶境、進香是台灣民間最常見的宗教活動,是信徒的自發性行為,早期社會,醫藥不發達,人民多半會將生理或是心理上的病痛,訴諸於宗教的力量。
遶境進香隊伍來自社會各階層,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沿途相互扶持、關懷。
2010年 6 月5日 汐止台北 代天府 南巡進香
遶境進香活動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宗教活動,也是信徒聯誼活動,
更承載著無數信徒的苦難,藉由宗教的力量安撫心靈、淨化人心,
激發人性的光輝,讓每一個焦慮不安以及無助的心靈得到撫慰。
轎,原為交通工具,隨著現代的汽車發展早被淘汏掉,
但是神明坐轎子的形象觀念,仍然深植於民眾的心中,
因此神明出巡、進香仍然以神轎為主要交通工具,
神轎遶境具有巡察賜福的意義,出巡的隊由頭旗(令旗)前導,
接著是哨角陣,大神尪陣,藝陣陣頭,獅陣、龍陣,主神轎、神轎陣,
最後是隨隊祈福的隨香信徒,俗稱香腳;
隊伍所到之處,信徒擺設香案,牲禮祭拜,焚燒紙錢,
並和神轎換香,插於家中神明爐,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
「神轎」是遶境隊伍中的主角,
由神轎的裝飾、花飾,就可以看出一尊神明的階級、神職,可以說是身份的代表。
神轎繞境,有多半是為了要驅趕瘟疫,或是整個地區的大流行性疾病。
然而它最深厚的意義,便是繞境祈福。
一般「神轎」可分為「文轎」和「武轎」兩種。
2010年 6 月5日 汐止台北 代天府 南巡進香武轎轎班
「武轎」
並沒有轎頂,大都為 關聖帝 君或中壇元帥等武將出身神明的轎子。
「武轎」因為較輕,所以拜廟時轎班的步伐較富變化,
加以「武轎」轎後一般常插五方五色旗,上下搖晃的五色旗,
配合轎班整齊劃一的步伐,更顯出「武轎」活潑的神韻。
「文轎」
武將、王爺乘坐武轎,文官、天后、女神則乘文轎或者是鳳輦。
但按古例,不論官轎、神轎只有覆頂式一種,只有以顏色區分階級,
無文武之分,而直至現代才有文轎、武轎,或改良式篷轎...之分,
若至鄉下地區,大部分仍遵循傳統,採用覆頂式神轎。
在至目前,神轎再外觀雖有文武之分,
但乘坐在轎上的,早已無文武、男女之分。
王爺亦可乘坐文轎,媽祖也可以乘坐武轎,
僅以花色裝飾,整體營造出來的感覺,去判別神祇的屬性。
因「文轎」有轎頂較重,拜廟常以前後三進三退為主,莊嚴而肅穆。
2010年 6 月5日 汐止台北 代天府 南巡進香文轎轎班
「涼傘 」
涼傘,古稱「華蓋」,是古代帝王出巡時為其遮陽之用。
在民間廟會神明出巡、進香時應於神轎前方,為神轎引路。
涼傘上繡有主神或宮廟名號,及八仙、龍鳳等圖案,
並繫有兩條劍帶,下方則綴上流蘇,其造型是一圓筒形。
在神明出巡、進香時,由一個人拿著並沿途旋轉不停,
遠望猶如一把傘,用來顯示媽祖尊榮的地位。
涼傘是用以遮蔽陽光的傘,廟會中立於主神轎前側,
並於神明離轎時保護主神免於受穢氣所沾染。
「神將 」
http://www.peopo.org/amychen560520/resource/6823/download/74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