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軒兩甲子 看彰化北管興衰與傳承
NS:北管演奏聲
標一:鬧熱來亂彈 北管樂聲響天際
OS: 高亢的嗩吶聲、清脆的響盞聲、渾厚的大鑼聲傳遍大街小巷,人說「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台語發音),這話可不是亂說的,在過去,北管熱鬧的性質,經常在神明繞境、廟會祭典等,活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這樣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戲曲,卻一度成為絕響。
標二:清中葉傳入 快速成為庶民文化
OS:北管從清朝中期開始大量在民間流行,因為跟精緻典雅的南管相比,北管更適合,作為廟會祭典用的音樂,也較容易上口,因此北管在傳入台灣後,迅速取代了南管的地位。這樣接近庶民生活的特性,也讓北管在當時的台灣普遍分布,包括現今彰化、台中、苗栗,北至基隆、金山、萬里,東至宜蘭等地區,都聽得到北管。
標三:福興軒兩甲子 一窺彰化北管興衰
Super 1彰化文化局北管藝師林建昌:日本人開始推行皇民化政策,跟日本他們不一樣的文化,他都去給你抵制,就不讓你去舉辦這些活動、不讓你演奏(傳統戲曲),這樣慢慢(實施)之後,我們的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在那段時間就變得消沉下去了。
OS:彰化縣萬年庄福興軒,在今年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福興軒也特別在員林市萬年宮舉辦了館慶,廣邀彰化各鄉鎮的軒社共襄盛舉。福興軒在這兩甲子經歷三起三落,而這載浮載沉的歷史記憶中,也看到了彰化北管,備受時代的考驗,連古時最出名的「城內四大館」,如今也只剩梨春園與集樂軒。
OS:東門集樂軒、南門梨春園、西門月華閣與北門繹如齋,就是古時鼎鼎有名的,彰化城內四大館,這四館皆師承唐山先楊應求先生,也分別是彰化南瑤宮老大媽會、老二媽會、聖三媽會與老四媽會的轎前曲館,每逢廟會活動時都會較勁一番,看看誰的技藝高超,但如今這樣的繁景卻已不再。
標四:老少咸宜闔家觀賞 北管布袋戲
OS:榮光不再的北管如何讓它再次,回到人們的生活中呢?就讓王嬤嬤帶大家來去看戲!(台語發音)
NS:王嬤嬤(劇中人物)帶翠花(劇中人物)繼續看戲
OS:琴聲繚繞,配上操偶師傅蕭任能宏亮的唱腔,一齣精采的戲碼,「孔明與孟獲」,就在假日的南投縣文化局廣場開演。㩳愉轃北管掌中實驗團於民國98年創立,團名「㩳愉轃」的意思,就是以雙手操弄戲偶,帶給大家快樂。
NS:觀眾被逗笑的片段
OS:在「孔明與孟獲」的戲碼中,㩳愉轃為了能讓小孩子,了解北管布袋戲,整齣戲以劇中劇的方式呈現,融合在地的文化,讓劇中人物彷彿帶著觀眾去看戲,劇中也穿插與北管相關的知識,讓民眾在看戲的同時,能更了解北管文化。
標五: 熱血北管青年 志向成為藝師
OS:傳承北管文化的熱情,不只在㩳愉轃看的到,憨厚老實的面龐、靦腆的笑容,拿起鼓棒來搖身一變,他們是彰化正樂軒團長王銘政與副團長蘇柏源,今年30歲。
Super2彰化正樂軒副團長蘇柏源: 以後的志向是當(北管)老師,然後把北管傳承下去。
Super3彰化正樂軒團長王銘政: 我們自己喜歡玩,讓彰化軒派的北管不要斷掉,不要說大家都只知道梨春園。
標六:政府地方攜手 推廣北管進校園
OS:傳承就從教育開始!小朋友看起來稚嫩的臉龐,拿起鼓棒來架勢十足,扮起仙來氣勢一點也不輸大人。近年來,彰化縣文化局與地方仕紳合作,開設教師研習班,培養師資進入小學、國中,設立北管相關社團課程,目前已經與17所學校合作,但仍然有家長,對小孩學習北管有所疑慮。
Super4彰化縣文化局科員林嫦慧: 因為它(學北管)都不是,同學升學可以加分的項目,那另外就是,北管如果以一般我們民眾的認知,可能會把它想像成廟會陣頭,陣頭它的形象,可能是沒有非常的端正,會留下刻板印象。
標七:年輕師資缺乏 老藝師挑戰新教學
OS:在推廣北管上,也遇到了另一個難題,目前年輕藝師不多,教學上仍然依靠老藝師,但老藝師可能因為不習慣,多人數的教學方式,及不擅長帶動年齡層小的學生,在教學上可能遇到困難。
Super5彰化縣文化局科員林嫦慧:經過一年兩年的磨合,他們(老藝師)會慢慢的,讓自己的教學方式,變得比較柔軟活潑,漸漸的就是說,同學的興趣也提高,然後老藝師本身自己,他其實也學習到,在不同領域的教學方法。
標八:北管永流傳 需要更多熱血與共識
OS:在廟口迴盪的北管,是長輩們美好的回憶,為了不讓下一代失去鬧熱聲,文化的傳承不能只依靠政府,和目前為數不多的藝師,更需要的是像王銘政、蘇柏源這樣熱血、擁有目標的北管青年,及政府、家長彼此之間溝通、達成共識,才能使北管繼續被傳唱下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