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後山蔗葉風華 蔗工的厝再現

2010/05/27 18:40
2,25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文‧攝影/林怡君

大富,一個位於台九線258公里處的村落,可能連花蓮人都不見得知道的小地方,卻是全台灣唯一的蔗工移民村。在日治時代,這裡叫做大和村,現在則與隔壁的大豐村同樣隸屬於花蓮縣的光復鄉。西元一九一七年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之下,這塊土地開始種起了甘蔗、製起了糖…。

 

這甘蔗一種,就種出了客家苦力的移民潮,許多來自台灣西部、南部,及中國東南地區的客家族群,有的因為不被同宗接受而展轉遷徙,有的則是為了躲避飢荒與戰亂來到大和村,這些人紛紛翻山越嶺來到後山,或種甘蔗、或搬甘蔗、或製蔗糖,他們被稱為會社工,最多的時候,小小一個村子人口竟然聚集高達一萬三千多個人。

 

台灣光復後,大和村跟著車站改名為大富,當時正是以蔗糖賺取外匯的時代。當地居民回憶,以前這裡是個充滿蔗香的村落。隨著民國九十一年光復糖廠關廠後,蔗田不再,先後替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創造龐大利益的蔗糖產業,就此成為村內耆老口中的曾經。 而這些蔗工的命運就像自己種的甘蔗一樣,搾乾後永遠被遺棄,當地人流傳一句自嘲的話「會社工,甘蔗命」,即在訴說這樣一段被壓榨的歷史。

 

為了心中那片依舊翠綠的蔗田,民國九十五年,身為蔗工後代的蔡岳維大哥,不甘目睹曾經見證外匯創造者、基層勞力付出的長輩終老此生。他成立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利用廢棄老舊戲院重新翻修改裝成蔗工文史館及特色餐廳,經營以甘蔗入菜、以蔗園記憶佈置空間,訴說蔗工過去的生活點滴,及族群融合發展出對土地、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走進蔗工的厝,如同進入台灣光復前後的時空,大門旁特別設置一間仿古的戲台收票亭,告訴民眾這棟古厝曾經是一間戲台。而古厝內部的天花板垂掛傳統的客家花布,地板鋪著紅磚映出滿屋子的溫暖。原本店裡是要使用磨石子地板,在蔡岳維的堅持下,廠商提供九二一地震留下的碎紅磚。基於經費有限,於是號召村民,大手牽小手拼出溫馨地面。踩在地面的每一步,都有村民掌心的溫度。

 

蔡岳維更發揮創意將蔗工記憶的酸甜化為餐廳的風味餐,結合客家特色與甘蔗素材,規劃四季皆宜的養生擂茶火鍋,各式甘蔗料理,最後再以招牌的黑糖果凍畫下完美句點。

 

來自社區的婆婆媽媽共同的手藝、就地取材的食物、投入汨汨滾燙的擂茶火鍋湯底,味甘清爽的餐飲、伴著咕嚕咕嚕的聲音,搶著告訴轆轆飢腸的旅人們屬於蔗田的故事。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使即將凋零的大富村保有原來的樣子,在新的時代中,帶著自己的老故事自信向前。然而這幾年他發現社區的營造與福利更為重要,開始轉為關注社區獨居老人與弱勢兒童,凝聚全村的情感。

 

他和協會的夥伴們不但申請多元就業方案協助關懷獨居老人、輔導孩子課業,並與世界展望會合作推廣學童教育,編列鄉土教材,進行夜間觀察和童玩製作。更獲得大富國小支持,主動提供場地,每一年冬至都聚辦「寒冬送暖」的活動,邀請老人家指導小朋友搓湯圓,讓小朋友搓小湯圓給老人家吃,促進兩代間的交流。

 

近幾年大富社區更推動「擂茶造村」運動,舉辦「吃擂茶看畫展」的活動,邀請花蓮地區知名的詩人、散文家、小說家等共襄盛舉,現已成為社區營造的主軸。最近大豐、大富社區還共同成立了大和蔗工歌舞劇團,成員除了社區的媽媽外,大富國小的全校師生也全部動員,藉由社區劇團,演出蔗工的青春曲

 

對於這些默默努力耕耘社區的人而言,這裡是他們生長的地方,對大富村,他們擁有義無反顧的使命,讓大富成為有記憶的村子,被更多人記憶,讓來這裡的遊客透過簡短的巡禮,感受蔗工為台灣經濟所貢獻的光輝點滴,追溯回想曾經在這塊土地播種的辛酸與歡笑,見證蔗糖產業的移民文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