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國小「惜山祭」 學生透過攝影認識社區之美
【記者 江晨/雲林報導】
當偏鄉社區逐漸被隱沒在繁華的都市當中,不甘被遺忘的他們能用什麼樣的方式守護這片養育著他們的沃土?位於雲林縣古坑鄉山區的華南社區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一度要被裁併廢校的華南實驗小學逆轉,成為吸引眾多外地學生前來就讀的特色小學。
華南社區與華南實驗小學緊密結合,不僅讓小學打破傳統教育的限制,將社區關懷、文化產業等議題與課程做融合,吸引了更多來自外地的學生,也讓社區與社會接軌,打造出了專屬的生態文化、生態祭典,共同創造出存在的意義與生存價值。他們相信只有彼此互助、共好,才有可能不被這個時代所淘汰。「當面臨裁併的壓力,只有所有人團結在一起,不分你我的去負擔別人的職位,我們才有可能一起長久地走下去。」華南國小教導主任楊惠寧說。
華南社區居民與華南國小學生在「大樹下的食農生態教室」共同參與惜山祭,進行「看見華南」活動。(江晨/攝)
3月19日春分時節,華南社區與華南實驗小學合作,在「大樹下的食農生態教室」前展開一年一度的生態祭典-惜山季。惜山季舉辦的目的除了教導社區居民與學生愛惜土地的意識外,也希望透過這個祭典讓學生能仔細觀察,好好看見華南的一草一木。
今年的惜山祭特別舉辦「看見華南」活動,華南社區與華南國小共同邀請了雲林在地團隊「雲光攝影俱樂部」事先拍下華南社區的三十六張照片,在祭典當日將照片平均分配於學校六個年級之中,孩子們必須藉由觀察模仿,找出攝影師拍攝照片的視角來進行闖關,想要藉由活動讓孩子們學習攝影師的眼光並在探索的過程中挖掘出華南社區不同角度的美好。
闖關完成後,各年級能夠分別得出一張藏寶圖,而這些藏寶圖各自對應著代表著華南的各項特色:社區地標「橫路共生共榮葉」、擁有古老傳說的「華南千年牛鼻石」、居民的樂活空間「阿嬤ㄟ灶腳」、社區藝術中心「小娛崗社區美術館」、閒置土地與建築改造而成的「華南共生田-石梯田書屋」以及與社區推動密不可分的「華南實驗小學」。
華南實驗小學教師帶領學生找尋「攝影師的視角」,拍出華南的不同風貌。(江晨/攝)
華南社區與華南國小雖僅隔著一條馬路的距離,但如果你要從華南國小來參加社區祭典,不僅要穿越一條馬路,更要穿越一條由竹子與繩構築而成的七彩藝術廊道!最後才能抵達「大樹下的食農生態教室」。建造七彩藝術廊道和生態教室不只提供居民一個休憩的場所,更重要的是希望將其打造成社區與在地小學間的重要橋樑,成為學生眼中真正的「大自然教室」。
華南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督導賴雅玫強調,在做這些工程時,他們採取最不會破壞環境的方式來建築,都是用最透水的鋪面以及竹子等環保建材,當中甚至沒有用到一包水泥!就是希望可以結合學校的課程,給孩子們做「愛惜土地」的理念傳達。
由社區居民與學生共同搭建而成的「藝術廊道」,會將學生作品佈置於此。(江晨/攝)
更特別的是這些建築的所有工程幾乎都是由居民與學生的雙手打造而成,從設計、鋪草皮、切竹子、打洞、穿鋼索到給藝術廊道做綁線的圖案等等,幾乎完全不假外人之手。許多居民之前就會自己蓋土角厝,所以他們有概念也有工具,如此一來既可節省經費,也能讓居民與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對這個社區產生更深的認同。賴雅玫說:「藝術廊道上面繩子的設計我們稱之為『關係』,孩子怎麼從一根鐵釘到線去拉而構成一個面,而我們用點線面的關係帶著孩子去看社區跟學校的連結。」
其實2006年的華南國小一度面臨被裁併、廢校的重大危機,當時的學生人數僅餘23人,但在經過當時的陳清圳校長帶領與社區結合並改革後,如今學生已達到92人,成長了四倍之多。創新後的華南國小,改變了過去傳統的課程型態,以華南社區做為教材,將大自然看作老師,發展出了戶外教育、社區關懷與社區產業活化的三大主軸。
轉型後的課程除了讓學生們進行溯溪、單車走讀、原鄉踏查等活動,也帶學生走入社區,從生活中領悟知識,甚至展開社區探索與研究,藉由實際的行動幫助社區解決問題,包括曾經將老農滯銷的咖啡、橘子等農產銷售至外地。如此特殊的教育方式,吸引了更多認同學校教育理念的家長,也因此華南小學與社區至今才能夠穩定成長、共生共榮。「為什麼斗六、虎尾那些比較市區的家長會願意把孩子送到山上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課程是打動他的!」華南國小校長陳啟政笑著說。其實對於華南社區而言,華南國小就像是另一個不可或缺的生命體,因為有彼此的改變與合作,才能被更多人看見與支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