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環境藝術-與在地資源擦出的美麗火花

2010/05/18 11:20
1,966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陶醉。當一件件就地取材自當地天然環境中可得元素為創作素材的作品,一一被裝置在環境當中時,看到的,除了是一個融入環境的意象表達外,同時也是在訴說著一段與土地互動的精彩故事,環境藝術的藝術表達,不在作品本身,當藝術家們在進駐環境思考創作開始,一直到整件作品隨著時間變換而溶入自然環境當中,這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件藝術,是一個人與環境交談的藝術,是一個人與人交流的藝術。


照片

「藝術創作」,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儘管各人技藝有別,但尋求美好事物的這個審美價值觀念,應該都是一致的。以自然裝置為主題的環境藝術,特點在於藝術創作者藉由融入環境素材的使用,作為藝術創作的元素,透過作品的呈現來表達創意理念,由於運用的是融入環境的素材,使這些用來創作的素材在隨著時間的增長、變化後,成為自然界循環中的一個部分。所以,當這股藉由藝術創作者原始創作意念與在地資源特色的結合過程中,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來呢?


照片

    固然「藝術家」本身是一個主觀意識強烈的個體,然而在地居民亦承襲其根深蒂固的觀念,形成了另一個主觀意識強烈的個體,在面對同樣的環境時,雙方也會因其成長背景之不同產生環境素養上的差異,對環境的認知,在解讀上產生差異,當環境藝術擾動社區意識時,開始,大家可能會因為主觀上的認知差異,彼此抱持觀望與質疑的態度,但是環境藝術創作並無法透過藝術家本身獨立完成,需要的是社區的協立參與共同創造,並且藝術創作本身就是極具有感染力的活動,透過雙方必須共同完成環境創作的溝通與參與,開始思考、重新審視在地資源特性,同時讓外部觀點反思主觀價值並進入在地思維中,也讓在地思維在受外部觀點的衝擊下得到自我重新認識與認同的機會。

照片

在最近的幾個活動-員山森林生態館的「員山‧變裝」、成龍濕地的「兒童與藝術家的濕地禮讚」、關渡自然公園的「關渡自然裝置藝術季」、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希望城鎮心森林」當中看來,一個共同的特點,當每件藝術作品被呈現出來時,所呈現的重點倒不是當件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反倒是每件被創造出的作品的背後,所產生的一種和諧的折中,是一種不因滿足某單方面欲望而無限上綱需求的和諧存在關係,所以在我們眼中所看到的成品,都「美」!
照片

這樣的互動過程,也因為環境藝術創作期間的相處,讓彼此陌生的文化、語言、飲食等生活習慣,由隔閡變成相互尊重,進而成為彼此學習的對象,人與人的關係,就在人與人透過思考、共同討論與環境建立和諧關係的同時,已經悄悄獲得了和諧的存在。這也正是活動過程當中一定會產生的歧見,但卻未曾因此而出現過衝突。

照片

  當然透過藝術創作做為連結,是一種方式,是一種可以找到並建立你與你的土地對話的方式,或者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去找出一個屬於你跟你的土地對話的合適方式,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去發現並記錄這段你與你的環境所發生的故事。

 

圖: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希望城鎮心森林」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