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老朋友 讓你「炭」為觀止
【靜報記者 郭柏宏/台中報導】四十年前,炭在台灣社會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隨著瓦斯、電力的發展,炭的重要性已經逐漸地被取代,也漸漸地被人們所淡忘。為了保 存炭的價值,位於台中市南屯區的「炭索館」,展示了炭從以前到現在的演變,也讓許多現代的年輕人對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炭在四十年前的銷售量是現在的五百倍。」賣了二十年炭,現任炭索館的老闆也是台中市煤炭工會常務監事的何榮耀表示,早期台灣用炭的需求量非常大,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用到炭,而工廠也都是用煤炭來發電,但後來因為瓦斯和電力的普及而逐漸被取代。
何榮耀提到,台灣早期以大安溪分界,以北是以日本傳來的製炭技術為主,稱為白炭,也就是「再來炭」;大安溪以南到高雄是台灣傳統的黑炭。它們製作的方式和炭窯的結構都不太相同,但以白炭的素質較優。
許 多人都看過炭,但卻很少人了解炭是如何製作的。何榮耀表示,炭原本是一塊木頭,經由加熱炭窯,控制炭窯的進氧量,讓木頭熱分解成炭,這是製炭最重要的過 程,因為如果控制不好,往往木頭就會燃燒不完全。何榮耀也提到如何輕易的分辨炭的好壞,「燃燒不完全的炭摔到地上不容易碎,是因為它還是木頭,沒完全轉變 為炭,而且如果是好的炭,燃燒的時候並不會產生黑煙。」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材料都已經由機器大量生產,但是炭的製造卻堅持用老方法,使 用傳統的土窯來製炭。何榮耀表示,製炭不採用機械窯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敷成本,由於製炭需要木材,如果木材使用完了,就必須轉移陣地,而機械窯必須搬運, 就沒有土窯來的方便,「因為木炭價格便宜,如果使用機械窯就得加上搬運和維修的成本,這樣算一算根本就沒辦法賺錢,所以現在幾乎全世界製炭都還是採用土 窯。」
炭的種類和用途依木種可分為許多種,像是龍眼木炭化形成的龍眼炭就受到許多喜歡喝茶的人青睞。何榮耀說道,「茶葉經過龍眼炭燻過,除了喝茶的時候會有一股 炭香之外,而有的人喝茶會睡不著或身體不舒服,那都是因為茶鹼在做怪,而龍眼炭也會把茶葉的茶鹼燻掉,沒了茶鹼,茶喝起來也就特別順口。」
烤肉時使用的木炭,則是用相思木炭化的相思炭和外國進口的紅木炭較多。何榮耀表示,不同種類的炭各有用途,是因為各種木種燃燒時熱度和氣味不同,結構也不一樣,所以才有這樣的分別。
炭 除了燃燒以外,不燃燒也有用途。何榮耀提到,有些農民會利用炭粉的弱鹼來重整農地,一般農地因為噴灑肥料和農藥,往往呈現酸性,農民就會利用碳粉進行土質 改良。而在「炭索館」工作的鄭小姐也提到,由於炭是在高溫下形成的,會有阻隔電磁波的功效,所以有些常使用手機的人也會買炭製的手機吊飾來掛。
對於炭在台灣未來的發展,何榮耀抱持著悲觀的看法,他表示,除了木炭已經逐漸被電力、瓦斯, 工廠動力所使用的重油取代之外,近年來政府考量到空氣污染的問題,紛紛提倡減少烤肉,對於木炭業者無疑是一大打擊。而且這幾年常常有人選擇燒炭自殺,也讓 民眾對炭蒙上一層陰影,而不敢使用炭。「木炭只是黑,而不是髒;木炭是無辜的,它並沒有毒」,這是何榮耀最常講的幾句話。何榮耀也提到,之前竟然有客人來 買木炭時,問:「有在賣沒有毒的木炭嗎?」讓他當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何榮耀最後提到,如果目前想要在台灣發展炭,最有利的應該是可以往 水質改良和農地整合這方面發展,可是還是要有政府的配合,「由於一般的炭都有毛細孔,可以吸附雜質,也可以淨化水質,此外,目前台灣的土壤往往過酸,也可 以用炭來進行中和,人們吃了這些農作物也會比較健康,可是前提還是政府必須重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